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1. 首頁_pic首頁
  2. > 學術研究

近期研究成果

:::
2024-06-26
  • 研究成果
  • 地球科學研究所
蛇紋石的非均向性影響中層地震之分布

藉由地震觀測,地球物理學家發現在一些隱沒帶中,中層地震發生於約70至300公里深,並呈現雙層分布,稱為「雙震帶」。臺灣東部的隱沒帶系統即具較淺之雙震帶特徵。然而,造成雙震帶的基本機制長期以來眾說紛紜。本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謝文斌研究員所帶領的國際團隊,結合超快光學與高溫高壓鑽石砧技術,精準量測隱沒板塊中重要含水礦物——蛇紋石之熱傳導率,首次證實其熱導率在板塊隱沒過程中具有極強的非均向性。研究團隊進一步結合熱演化模擬,發現在隱沒過程中,板塊一旦受到剪應力造成蛇紋石晶體順向排列,將引發熱毯效應,阻絕熱能的流動,大幅影響隱沒帶溫度分布,最終會促成礦物脫水引發岩石脆化;此外,透過熱回饋機制使斷層內溫度不斷累積增高以誘發斷層熱失控,進而產生中層地震甚至雙震帶。本研究揭示含水礦物在隱沒板塊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且對板塊隱沒動力學與深層地震的發震機制等關鍵議題帶來重要進展。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6月18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論文第一作者為本院國際研究生「地球系統科學」(TIGP-ESS) 學程博士候選人簡祐祥,共同作者包括研究助理曹懿麒、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eoForschungsZentrum, GFZ)Enrico Marzotto博士。

2024-06-11
  • 研究成果
  •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地震活動撼動龜山島:跨時空尺度揭秘淺海熱泉排放與周遭海域互動

熱泉系統被視為現今地球上,最接近生命起源的環境。龜山島附近的淺海熱泉系統,為海洋科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研究樣區。本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曾庸哲副研究員及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林子皓助研究員研究團隊,首次在較長的時間尺度(2年)、與較大空間尺度上(涵蓋熱泉系統周邊與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多個棲地),頻繁追蹤近期臺灣週邊不同頻度的地震活動,如何影響龜山島淺海熱泉的熱液排放。研究團隊發現,鄰近熱泉口的淺源地震活動,會誘發熱液排放的週期性變化,導致熱泉區的pH值、溶解無機碳、硫化物等指標,在熱泉活躍期顯著改變,這些物理化學條件的波動會進一步影響到周圍海洋棲地的聲景。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質活躍期的環境特徵並不完全一致,顯示出熱泉活動影響的複雜性。研究同步揭示:遠離熱泉的珊瑚生態系統,可能透過聲景的季節性變化,間接感受到熱泉活動的影響。本研究為探索熱泉系統孕育的生命起源與早期地球環境演變,呈現嶄新資訊,亦為監測和保護極端海洋生態系統提供新的思維。研究論文於2024年5月,發表於《湖沼與海洋學快報》(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Letters),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候選人邱翎與德國基爾大學生理所的王敏真博士。研究經費由中央研究院前瞻計畫、臨海研究站以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支持。

2024-06-07
  • 研究成果
  •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你今天「變身」了嗎?斑馬魚利用全身肌肉替換機制轉大人

某些昆蟲,例如甲蟲和蝴蝶,在發育過程會進行大規模的組織替換。這一現象被認為是昆蟲特有的發育機制。動物在發育過程中,因應不同的生理需求,在不同階段需要擁有不同功能的器官和組織。相較於昆蟲,脊椎動物在發育過程中外觀上的變化相對有限。但是在細胞的層級,是否也存在類似昆蟲發育過程般劇烈的變化,這是一個尚未被探究的研究課題。陳振輝團隊運用多顏色活細胞標誌技術,達到在單一斑馬魚活體同時追蹤約5,000條肌肉纖維細胞的動態行為。團隊發現,斑馬魚在發育的特定階段會進行完整、全身性的肌肉分解和替換。由於研究工具的限制,過去對脊椎動物肌肉細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細胞培養模式或組織學的探討。本研究首次在個體和細胞兩個不同進行層級,並透過同時、長時間觀測個體所有的肌肉細胞,挑戰學界對脊椎動物發育的基本認知。研究成果於本(2024) 年6月刊登於《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期刊》(The EMBO Journal)。本論文第一作者為本院國際研究生學程的博士生烏庫馬,研究團隊包括方浚懿、阮筱彧、許紹君、王崇漢、陳振輝。研究經費由本院細生所、院內前瞻計畫、關鍵種子計畫及國科會支持。

  • :
  • /406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