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楊瑞彬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細胞膜蛋白SCUBE2 (Signal peptide-CUB-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具有於炎症期間維持血管屏障功能的關鍵功能。研究顯示,SCUBE2與內皮細胞之VE-cadherin和VE-PTP (VE-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相互作用,減少發炎期間的內皮屏障功能障礙。研究團隊亦發現,受SCUBE2基因剔除的小鼠在局部注射組織胺或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後,出現血管滲漏增加狀況,更容易受到急性內毒素或流感病毒誘發之全身性發炎反應。反之,注射過度表現SCUBE2的小鼠則顯示出SCUBE2對於維持血管屏障功能的保護作用。
藉由地震觀測,地球物理學家發現在一些隱沒帶中,中層地震發生於約70至300公里深,並呈現雙層分布,稱為「雙震帶」。臺灣東部的隱沒帶系統即具較淺之雙震帶特徵。然而,造成雙震帶的基本機制長期以來眾說紛紜。本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謝文斌研究員所帶領的國際團隊,結合超快光學與高溫高壓鑽石砧技術,精準量測隱沒板塊中重要含水礦物——蛇紋石之熱傳導率,首次證實其熱導率在板塊隱沒過程中具有極強的非均向性。研究團隊進一步結合熱演化模擬,發現在隱沒過程中,板塊一旦受到剪應力造成蛇紋石晶體順向排列,將引發熱毯效應,阻絕熱能的流動,大幅影響隱沒帶溫度分布,最終會促成礦物脫水引發岩石脆化;此外,透過熱回饋機制使斷層內溫度不斷累積增高以誘發斷層熱失控,進而產生中層地震甚至雙震帶。本研究揭示含水礦物在隱沒板塊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且對板塊隱沒動力學與深層地震的發震機制等關鍵議題帶來重要進展。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6月18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論文第一作者為本院國際研究生「地球系統科學」(TIGP-ESS) 學程博士候選人簡祐祥,共同作者包括研究助理曹懿麒、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eoForschungsZentrum, GFZ)Enrico Marzotto博士。
本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2期業已出版,本期共收錄專號導論1篇、論文3篇及演講1篇:
本院數學研究所編印之《數學傳播》季刊第48卷第1期已出版。本期收錄9篇數學相關文章,作者及文章標題如下:
本院數學研究所編印之《數學集刊》,第19卷第1期已出版。
在動物演化的起源與分類上,人類屬於脊索動物門,並與棘皮動物門和半索動物門同屬「後口動物」。為了解自身的演化歷史,生物學家致力於推測後口動物祖先的型態及其基因組結構。然而,由於缺乏其中的關鍵物種—半索動物染色體層級的基因組序列,後口動物祖先的染色體構型仍是未解之謎。
熱泉系統被視為現今地球上,最接近生命起源的環境。龜山島附近的淺海熱泉系統,為海洋科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研究樣區。本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曾庸哲副研究員及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林子皓助研究員研究團隊,首次在較長的時間尺度(2年)、與較大空間尺度上(涵蓋熱泉系統周邊與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多個棲地),頻繁追蹤近期臺灣週邊不同頻度的地震活動,如何影響龜山島淺海熱泉的熱液排放。研究團隊發現,鄰近熱泉口的淺源地震活動,會誘發熱液排放的週期性變化,導致熱泉區的pH值、溶解無機碳、硫化物等指標,在熱泉活躍期顯著改變,這些物理化學條件的波動會進一步影響到周圍海洋棲地的聲景。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質活躍期的環境特徵並不完全一致,顯示出熱泉活動影響的複雜性。研究同步揭示:遠離熱泉的珊瑚生態系統,可能透過聲景的季節性變化,間接感受到熱泉活動的影響。本研究為探索熱泉系統孕育的生命起源與早期地球環境演變,呈現嶄新資訊,亦為監測和保護極端海洋生態系統提供新的思維。研究論文於2024年5月,發表於《湖沼與海洋學快報》(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Letters),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候選人邱翎與德國基爾大學生理所的王敏真博士。研究經費由中央研究院前瞻計畫、臨海研究站以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支持。
某些昆蟲,例如甲蟲和蝴蝶,在發育過程會進行大規模的組織替換。這一現象被認為是昆蟲特有的發育機制。動物在發育過程中,因應不同的生理需求,在不同階段需要擁有不同功能的器官和組織。相較於昆蟲,脊椎動物在發育過程中外觀上的變化相對有限。但是在細胞的層級,是否也存在類似昆蟲發育過程般劇烈的變化,這是一個尚未被探究的研究課題。陳振輝團隊運用多顏色活細胞標誌技術,達到在單一斑馬魚活體同時追蹤約5,000條肌肉纖維細胞的動態行為。團隊發現,斑馬魚在發育的特定階段會進行完整、全身性的肌肉分解和替換。由於研究工具的限制,過去對脊椎動物肌肉細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細胞培養模式或組織學的探討。本研究首次在個體和細胞兩個不同進行層級,並透過同時、長時間觀測個體所有的肌肉細胞,挑戰學界對脊椎動物發育的基本認知。研究成果於本(2024) 年6月刊登於《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期刊》(The EMBO Journal)。本論文第一作者為本院國際研究生學程的博士生烏庫馬,研究團隊包括方浚懿、阮筱彧、許紹君、王崇漢、陳振輝。研究經費由本院細生所、院內前瞻計畫、關鍵種子計畫及國科會支持。
鳥類羽毛的發育是從羽芽(早熟鳥)或絨毛(晚熟鳥)轉換爲正羽,這個過程的調控機制還未知,因此,我們以雞(早熟鳥)和錦花雀(晚熟鳥)來研究此轉換過程。李文雄團隊發現:第一,胞外間質的拓撲重組促進上皮與間質相互作用,使羽囊表皮幹細胞開始進行分支。第二,α-SMA塑造羽囊底真皮乳頭幹細胞的功能區域,使羽毛能循環生長。第三,LEF1作爲Wnt信號通路的關鍵樞紐,建立了羽軸,將幅射對稱的絨毛轉換爲兩側對稱的正羽。第四,鱗片角蛋白增強羽鞘硬度,以SOX14爲其表觀遺傳的調控因子。這些轉換機制在雞和錦花雀等兩種遠親鳥類間是高度相似的,所以可能在所有鳥類也都是相似的。此研究由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李文雄特聘研究員團隊及南加州大學鍾正明教授團隊合作,於5月16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本院近代史研究所陳冠任助研究員所著Charting America’s Cold War Waters in East Asia: Sovereignty, Local Interests,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繪製美國在東亞的冷戰海圖:主權、區域利益與國際安全》)一書已於2024年5月出版。
轉錄物質或蛋白質的表現量雜訊(expression noise)可能導致同基因群體內細胞間的異質性,調節表現量雜訊的詳細分子機制仍尚未完全釐清。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呂俊毅特聘研究員團隊在出芽酵母中建立了一套實驗演化的系統來標註導致表現量雜訊增加的突變,並發現組蛋白去乙醯酶Hos2為表現量雜訊的負調控因素。團隊同時發現在Hos2突變株中,多個核醣體蛋白基因的表現量顯著地降低,且蛋白質轉譯亦出現部分損害,研究顯示Hos2可能透過調節轉譯機制來調節蛋白質的表現量雜訊。本研究於2024年5月23日發表於《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論文第一作者為本院與國立中興大學合作之「微生物基因體學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林暐瀚。研究經費由本院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支應。
兒童腦瘤與骨肉瘤多利用ALT機制(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延長染色體端粒(Telomeres),避免細胞老化,藉此達到永生。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陳律佑副研究員團隊發現,孤兒核受體(Orphan Nuclear Receptors)可透過ALT細胞核內高維度核內結構APBs(ALT-associated PML Bodies)調控端粒延長。團隊同時發現三氧化二砷 (As2O3)可以靶向APBs,在小鼠異種移植中抑制 ALT活性。三氧化二砷(俗名砒霜)是一種治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藥物,本研究結果揭露了其可運用於ALT癌症治療的可能性,為ALT相關癌症治療開啟了一扇窗。本研究於2024年5月17日發表於《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論文第一作者為本院國際研究生「分子與細胞生物學」(TIGP-MCB)學程博士生Venus Marie Gaela。研究經費由本院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