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向2050淨零排放,中央研究院與台灣電力公司今(14)日於樹林台電綜合研究所舉辦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此技術近期跨出中研院,首度成功串接小型商用發電機組!蔡英文總統親臨現場,與廖俊智院長及貴賓們一同見證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里程碑。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第五屆共作展「Kadadalranane路.手舞.足蹈」,於11月11日在屏東縣霧臺鄉谷川部落開幕。展覽以「貿易之路」為主題,打破以往僅是文物返鄉的形式,除了由族人選出10件中研院典藏的東魯凱及西魯凱文物,更結合29件來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谷川部落和神山部落的文物與影像,展現各方匯集、相互對話的多元視野。
近年mRNA技術的成功,已成為各國研發下世代醫療的新方向。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與宏碁公司施振榮創辦人今(8)日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各自提出「自動mRNA製程平台」及「預測腫瘤新抗原(neo-antigen)之AI模型」之技術,以共同發展個人化癌症疫苗。
太平洋鄰里協會(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PNC)2023年年會暨聯合會議11月5日於日本琉球大學(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圓滿落幕,主題為「巨變—全球人文、科學及商業的更新、革新與解決之道」(Sea Change: Renewal, Reform and Resolve in Global Arts, Sciences, and Business)。會期3天吸引逾百位來自臺灣、日本、美國、南韓、瑞士、澳洲、香港的專家學者齊聚,共探疫後數位人文新趨勢。
邁入第26年的中央研究院「OPEN HOUSE院區開放活動」今(21)日盛大展開!延續上周「兒童科普日」熱潮,上萬民眾、學生湧入南港院區。主題演講玩起AI圖像及影音生成技術,邀歷史名人穿越時空與講者互動。中研院大家長廖俊智院長表示,今年「兒童科普日」及「院區開放日」廣受好評。中研院將持續與社會議題連結,札根科學教育,培養大眾探索的好奇心。今天活動場場爆滿,民眾學生盡興體驗,相約明年還要來!
全國科普迷引頸期盼的年度盛會——中央研究院院區開放(Open House)參觀活動今(14)日正式開跑,打頭陣登場的「兒童科普日」吸引家庭同樂,親子攜手玩科學!即使偶有飄雨,逾70場科普活動仍場場爆滿,小朋友化身小小科學家,開箱實驗室、走讀生態、玩遊戲、讀繪本、彩繪地圖,在歡樂中探索中研知識迷宮,小朋友高呼「好好玩」!
國內最具規模的科普饗宴即將來襲!中央研究院「院區開放」(Open House)參觀活動邁入第26屆,因應臺灣少子化趨勢,向下扎根科學教育,今(112)年首度於10月14日(六)加碼舉辦「兒童科普日」,打造專屬學齡兒童的科學遊樂園;10月21日(六)「院區開放日」則持續瞄準國高中生、社會大眾。連續兩個週六,合計近300場科普活動,讓全國大小朋友皆能直擊研究現場,與科學家近距離接觸,展開知識大探索。活動官網(https://openhouse.sinica.edu.tw/)已於今(11)日正式上線。
太平洋海流最強能源就在台灣?國際學者關注的特殊生物就在澎湖?抓住夏天的尾巴,一窺海洋的奧秘!中央研究院本(8)日在澎湖馬公高中舉辦第11場「中研講堂─跨縣市科普演講」。全場緊扣澎湖最著名的海洋特色,以「動物演化」和「黑潮發電」為題,吸引全校近千名師生齊聚一堂,聆聽研究人員分享最「海口味」的科研新發現。
英國結構生物學家,也是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文卡.拉馬克里希南博士(Dr. Venki Ramakrishnan) 將於本(8)月11日在「中央研究院講座」以「我的核醣體冒險經歷」(My Adventures in the Ribosome) 為題發表演講。想瞭解這位諾貝爾得主如何從物理學跨界到分子生物學的心路歷程,以及畢生破解核醣體結構的過程,敬請把握機會。
2023上半年主要經濟體因應通膨問題而大幅緊縮的貨幣政策,其效果開始顯現,造成全球經濟放緩,終端需求不振,因此製造業持續去化庫存,進而影響到臺灣外貿動能及廠商的投資意願,第一季實質GDP年成長率為−2.87%。預計下半年民間消費將成為支撐經濟成長的主要支柱,然而外需仍趨疲軟,因此2023全年的實質經濟成長率預測向下修正至1.56%。
自然界的碳平衡主要由陸地及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呼吸,及分解作用所達成,然而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每年排出約360億公噸二氧化碳,嚴重破壞了自然界的碳平衡。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團隊及蔡明道院士團隊,發現一種增加海中藍綠菌光合作用的新方法,使藍綠菌吸收二氧化碳(稱為固碳)的速率增加約60%,為自然界的碳平衡研究開啟新契機。此研究成果已於本(112)年6月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
要達成2050淨零目標亟需投入創新科技,社會各界的支持可望加速實現目標。中央研究院發起「淨零科技研發計畫」並設置研發講座及訂定研發獎勵辦法,鼓勵取得具體成果的研發團隊,同時歡迎關心淨零科技研發的企業及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今(3)日,本院與富邦集團、台灣大哥大簽署「淨零科技研發獎勵合作協議」,兩大企業率先投入,聯手捐贈新臺幣1,000萬元的獎勵金,將用於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新科技的研發、加速目標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