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重視學術及言論自由,鼓勵同仁對社會關鍵議題提出意見或解決方案。惟同仁自行發表之成果及言論,不等同本院立場。同仁自行發表應遵循學術規範及承擔責任,例如註明資料來源及確認其正確性。而倘擬以本院名義發表研究成果或言論,均應循本院公布之機制。
#動物
序號 | 發布日期 | 標題 | 發布單位 | 類別 |
---|---|---|---|---|
1 | 2025-08-20 | 兩側對稱動物基因體的重排:染色體層級分析揭示基因體結構與基因演化速度的關聯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2 | 2025-07-28 | 脊索動物的起源:驅動脊索出現的古老基因調控密碼 |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3 | 2025-07-04 | 斑馬魚趨同行為中社交訊號與深度視覺的整合機制 | 分子生物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4 | 2024-10-18 | 澎湖玉柱蟲解密海洋底棲動物與人類共同祖先的發育機制與演化 |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5 | 2024-09-02 | 水蛭為何潛水、蚯蚓竟能遁地!環節動物的染色體結構演化變奏曲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6 | 2024-07-17 | 揭開脊椎動物附肢的隱藏版功能:斑馬魚利用魚鰭加速傷口修復 |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7 | 2024-06-13 | 染色體重組與動物多樣性的起源:透過半索動物的基因組解密後口動物染色體構型的演化 |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8 | 2024-06-07 | 你今天「變身」了嗎?斑馬魚利用全身肌肉替換機制轉大人 |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9 | 2023-11-10 | 人類心臟組織再生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取得突破 | 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10 | 2023-06-17 | 嗜中性球胞外誘捕網及CCL4L2是影響氣喘類固醇治療效果的關鍵 | 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11 | 2023-03-07 | 禿頭剋星?! 腸道菌能調控寄主雄性素濃度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12 | 2023-01-05 | 運動神經元的維基百科 – 以單細胞定序技術完整解構胚胎運動神經元的細胞圖譜 | 分子生物研究所 | 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