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研究院第34次院士會議今(4)日正式開幕,為期4天的議程包括頒發院士證章、討論學術研究重大議題與選出第33屆院士暨名譽院士等。此次會議原訂2020年舉行,受COVID-19疫情影響延至今(2022)年,也是史上首度以實體和視訊方式同步進行。院長廖俊智開幕致詞時,感謝院士不辭旅途辛勞現場參與,以及克服時差視訊與會,有各領域院士們協助,以及政府單位支持,中研院得以持續強化國內外學術合作,在關鍵研究領域尋求突破,將基礎研究成果貢獻於人類社會發展。
中央研究院第34次院士會議今(4)日正式開幕,首日上午以線上視訊方式,邀請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理事長五神真(Gonokami Makoto)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院長瑪西婭·麥克納特(Marcia K. McNutt)進行主題演講。五神真以「學術界在社會變遷中的角色」(The Role of Academia as a Platform for Social Change)為題,分享科學界如何運用不斷創新的知識,參與實現社會的包容及永續發展。瑪西婭·麥克納特以「延續無盡的前沿」(Sustaining the Endless Frontier)為題,分享尖端科學在全球化與現代公民社會的互動性。
本院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將於臺灣時間6月28日至30日共同舉辦第四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此次大會主題為「成形塑造中的臺灣」(Taiwan in the Making),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專家將從全球化視角聚焦臺灣經驗,再從臺灣放眼世界。實體會議在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舉行,線上參與者可事先報名;部分場次亦將於 YouTube 和Facebook 直播。
為響應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積極推動臺灣綠能與減碳技術研發暨相關產業發展,中研院與台灣中油公司今(17)日簽署綠能發展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綠色能源領域進行技術合作,盼為我國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願景建立堅實基礎。目前已選定宜蘭地熱能源探勘開發為合作起點,結合中研院新的探勘技術與台灣中油探採油氣實務經驗,有助於掌握地熱儲層具體情況;雙方也規劃未來在綠能、二氧化碳捕捉與封存等領域持續合作。
中央研究院在今(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推出「靈光乍現」(EUREKA × Academia Sinica)主題特展,現場規劃「研究中求真」、「思潮裡覓光」二大展區,集結展示中研院的「人」與「書」,再現知識發現與創造的過程。民眾可飽覽中研院近年出版專書,還可使用全新推出的網站「中央研究院出版品整合平臺」,有系統地檢索主題叢書、瀏覽新書資訊。另有3場講座邀請中研院研究人員分享研究成果與學術探索過程中的「靈光乍現」經驗。
本院數位文化中心連續三年響應國際博物館日,以「開放博物館」為平台,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三度攜手,號召國內典藏機構共襄盛舉,演示「數位」博物館在疫情中可扮演的多層次角色。今(2022)年活動以「連∞結世界」為主題,串連包括大英博物館、中研院各館所在內的73個國內外機構及個人藏家,精選逾500件藏品打造示範體驗,讓民眾能隨選隨看,還可循著藏品間各種關連展開數位探索,打破地域與館際界限,為國內博物館界創舉。
二見黑洞!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參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國際合作計畫,於本(2022)年5月12日舉行全球同步記者會,公布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註1]的第一張影像,這也是人類史上看到的第二個黑洞。
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本(5)月3日公布最新入選的院士名單,共選出120位新任院士、30位外籍院士。本院丁邦容院士、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馬中珮兼任研究員榮獲新任院士殊榮,研究貢獻備受肯定。
德國植物學家馮莫爾 (Hugo von Mohl) 在1835年首次觀察到細胞分裂後,過去180年來,大家只知道兩種細胞分裂方式──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透過製造新的細胞,讓生物體的發育、生長與繁殖成為可能。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振輝團隊在研究斑馬魚發育時,意外發現另一種獨特的細胞分裂方式,其分裂過程不需要進行遺傳物質(DNA)複製,因此命名為「無合成分裂」,於今(111) 年4月登上知名國際期刊《自然》(Nature),並獲專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