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三十六卷第一期「公共政策實證與分析特刊」業已出版,本期共收錄一篇序言及六篇論文
圖書出版〉語言所《Dimasa Language: Structure and Texts》
在太陽和其他恒星上,由磁場活動(如磁重聯)引發的爆發性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 CME)是一種常見現象。然而這種爆發性現象是否能在帶有大氣層的磁化或部分磁化的行星上發生,尚未有定論。本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客座講座李羅權院士與澳門科技大學徐曉軍教授團隊,透過分析探測火星的MAVEN衛星數據,揭示火星電離層中,由地殼磁場區域之間的磁重聯所引發的爆發性物質拋射事件,並指出這些物質拋射事件可能對火星大氣層的長期演化產生重要影響。研究團隊進一步估算出在每個火星日,可能發生3次電離層物質拋射事件,並在火星歷史上導致大量的水以離子形態逃逸。研究成果表明,即使在沒有全球磁場的部分磁化行星上,也可以發生爆發性的物質噴射,為理解行星大氣層的磁場活動提供了新的視角。本研究成果已於本(113)年4月22日發表於《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期刊。
對所有生物而言,能夠感知並對環境反應是生存和適應的關鍵。近期研究顯示,不同界的生物,包括真菌、植物和哺乳動物,皆能感知線蟲的費洛蒙(ascaroside)並作出反應。然而,跨界生物之間如何感知線蟲費洛蒙的機制仍屬未知。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薛雁冰副研究員所領導的團隊發現,線蟲捕捉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透過2個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家族感知ascaroside,激活cAMP-PKA訊號傳遞途徑,產生陷阱構造。GPCR的數量擴增可能有助於此真菌識別多樣的線蟲衍生信號,確保在共演化過程中獵物識別的穩定性。此研究在真菌中確定ascaroside受體,對ascaroside介導的跨界生物間通訊分子機制有更深入的理解。本研究已於2024年4月22日發表於《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論文第一作者為本院國際研究生「分子與細胞生物學」(TIGP-MCB)學程博士生郭芷嫣。論文合作學者包括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Frank Schroeder教授及臺北醫學大學張語曲助理教授。研究經費由本院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支應。
本院近代史研究所張寧研究員所著《禮帽與彩票:上海灘的賽馬與社會風貌》一書已於2024年4月出版。
本院語言學研究所期刊《語言暨語言學》第25卷第2期已出版,本期目錄如下:
本期刊載葉俊榮臺大講座教授特稿一篇、Frank Pasquale教授、張永健教授之研究論文兩篇、蘇柏榮博士之薪傳論文一篇,以及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回應專書書評一篇。至盼學界先進能繼續支持與賜教。
本期共收錄3篇文章,作者及論文名稱如下:
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印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5本第1分已出版,本期共收錄4篇論文:
本院經濟研究所編印之《經濟論文》第52卷第1期業已出版,本期共收錄三篇論文,作者及文章標題如下:
本院經濟研究所期刊《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54卷第2期業已出版,本期目錄如下:
近年來,利用小分子蛋白質穩定劑或藥理伴護小分子來提升蛋白質穩定性,已成新興的治療策略。然而,如何設計出能夠在生理pH值環境下與其標靶蛋白質形成最佳結合的化學分子,目前仍是一大挑戰。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鄭偉杰研究員研究團隊藉由天然物啟發之組合式化學策略,所開發出的胺基亞胺醣ACK170(實驗室專利分子PCT/US2017/037381),發現對於人類α-半乳醣苷酶A(α-Gal A)具有優異的酸鹼值選擇性和保護力。本研究利用合成的數種亞胺醣衍生物和α-Gal A的共結晶,輔以分子與酵素結合的熱力學和動力學分析實驗,深入探討小分子的作用機制及關鍵因素。研究結果顯示,ACK170的環外胺基和α-Gal A的羧基(胺基酸E203和D231)可在pH值中性的環境下,形成靜電交互作用;細胞實驗結果亦顯示了此交互作用的形成對ACK170的治療效果極其重要。在小鼠模式研究中,也發現 ACK170可藉由穩定蛋白質藥物(rh-α-Gal A),延長其在循環系統中被組織吸收的時間,進而增加組織對於rh-α-Gal A的攝取。此研究成果指出藉由引入額外胺基的合成設計策略所開發的胺基亞胺醣ACK170,在細胞和動物實驗中展現了對於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的治療潛力。此新發現不僅對法布瑞氏症的小分子治療開啟新契機,未來更可將此雙胺基骨架的分子設計策略,應用於治療其他蛋白質錯誤摺疊之疾病。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2月23日發表於發表於《美國化學會誌-Au》(JACS 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