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理科學組-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 使用大氣模式及觀測資料分析及繪圖
• 協助實驗室相關研究活動
• 協助實驗室相關研究活動
-
蔡宜君老師研究室 -
截止:2025-12-31
-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近代史研究所

口述歷史組數位資料庫建檔作業(傳統錄音帶轉數位檔,及文字說明打字建檔)。
-
口述歷史組 -
截止:2025-12-31
-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語言學研究所

1.協助學術研究工作,包括撰寫程式、文書處理、參加讀書會、蒐集資料等。
2.兼辦相關行政業務。
2.兼辦相關行政業務。
-

-
截止:2025-12-15
-
數理科學組-化學研究所

實驗室簡介:
黃人則老師實驗室專注研究神經退化性疾病中異常蛋白質聚集體的形成機制與致病角色。我們透過蛋白質表達、純化與聚集體分析,結合光控胜肽與即時影像技術,探討病理性蛋白質聚集對細胞功能與能量穩態的影響,並致力於建立可解析與調控蛋白質聚集現象的研究平台,推進神經疾病診斷與治療策略的發展。
工作內容:
1. 蛋白質表達與純化(含重組蛋白製備、Ni-NTA、SEC等系統)。
2. 蛋白質修飾與結構特性分析。
3. 蛋白質聚集與液態凝聚體實驗(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RAP, quantitative analysis)。
4. 協助計劃執行以及數據整理分析。
黃人則老師實驗室專注研究神經退化性疾病中異常蛋白質聚集體的形成機制與致病角色。我們透過蛋白質表達、純化與聚集體分析,結合光控胜肽與即時影像技術,探討病理性蛋白質聚集對細胞功能與能量穩態的影響,並致力於建立可解析與調控蛋白質聚集現象的研究平台,推進神經疾病診斷與治療策略的發展。
工作內容:
1. 蛋白質表達與純化(含重組蛋白製備、Ni-NTA、SEC等系統)。
2. 蛋白質修飾與結構特性分析。
3. 蛋白質聚集與液態凝聚體實驗(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RAP, quantitative analysis)。
4. 協助計劃執行以及數據整理分析。
-
黃人則老師實驗室 -
截止:2025-12-31
-
數理科學組-化學研究所

實驗室簡介:
黃人則實驗室以化學生物學為核心,結合有機與胜肽合成技術,開發應用於神經退化疾病研究的功能性分子與材料。我們設計並合成具光控制或標靶特性的胜肽與小分子用於誘導或偵測蛋白質聚集; 同時發展奈米探針與胜肽水凝膠,作為藥物遞送、診斷與組織修復的平台,期望透過化學設計推動疾病研究與生醫應用的整合。
工作內容:
1. 有機化學反應與分子修飾設計。
2. 分析與確認分子結構(HPLC、LC-MS、NMR)。
3. 胜肽設計、小分子合成與修飾(固相合成、純化、結構確認)。
4. 協助開發可應用於蛋白聚集體偵測或降解的分子工具。
5. 協助計劃執行以及數據整理分析。
黃人則實驗室以化學生物學為核心,結合有機與胜肽合成技術,開發應用於神經退化疾病研究的功能性分子與材料。我們設計並合成具光控制或標靶特性的胜肽與小分子用於誘導或偵測蛋白質聚集; 同時發展奈米探針與胜肽水凝膠,作為藥物遞送、診斷與組織修復的平台,期望透過化學設計推動疾病研究與生醫應用的整合。
工作內容:
1. 有機化學反應與分子修飾設計。
2. 分析與確認分子結構(HPLC、LC-MS、NMR)。
3. 胜肽設計、小分子合成與修飾(固相合成、純化、結構確認)。
4. 協助開發可應用於蛋白聚集體偵測或降解的分子工具。
5. 協助計劃執行以及數據整理分析。
-
黃人則老師實驗室 -
截止:2025-12-31
-
數理科學組-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研究
-
袁美華老師研究室 -
截止:2025-12-31
-
數理科學組-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1)處理環境及健康資料,或以GIS進行氣象、人口社經及空氣品質資料分析。
(2)支援實驗室其他相關研究活動及計畫臨時交辦事項。
(2)支援實驗室其他相關研究活動及計畫臨時交辦事項。
-
龍世俊老師研究室 -
截止:2025-12-31
-
數理科學組-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大氣雲模式及降水粒子運動數值模擬與分析
Perform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cloud model and precipitation particle motions.
Perform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cloud model and precipitation particle motions.
-
王寳貫老師研究室 Dr. Pao-Kuan Wang Lab. -
截止:2025-12-31
-
生命科學組-生物化學研究所

參與計劃執行,實驗內容包含基因工程、分生、生化、顯微攝像與定量分析等。
參與有利研究工作進行之活動, 主要包括
設計、執行、優化實驗方案。
與團隊成員合作,參與實驗室教學。
參與團隊討論,貢獻創新想法。
進行文獻論文閱讀、寫作與討論。
不定期參與學術會議。
維護實驗室例行事項運作等。
計畫簡述:細菌形態、代謝和抗藥性是相互關聯的面向,對於制病機轉、診斷和治療更具有重要意義。由於形態的可塑性能夠幫助細菌適應環境變化,而形態與肽聚醣代謝息息相關,其中的肽聚醣生成與重塑步驟關係到細胞表面結構的完整性,進而影響對抗生素的感受度。目前我們著眼於研究細菌如何透過調節肽聚醣代謝相關途徑,進而影響形態生成與維持,並預期進一步解析細菌形態、代謝和抗藥性的互動關係。
參與有利研究工作進行之活動, 主要包括
設計、執行、優化實驗方案。
與團隊成員合作,參與實驗室教學。
參與團隊討論,貢獻創新想法。
進行文獻論文閱讀、寫作與討論。
不定期參與學術會議。
維護實驗室例行事項運作等。
計畫簡述:細菌形態、代謝和抗藥性是相互關聯的面向,對於制病機轉、診斷和治療更具有重要意義。由於形態的可塑性能夠幫助細菌適應環境變化,而形態與肽聚醣代謝息息相關,其中的肽聚醣生成與重塑步驟關係到細胞表面結構的完整性,進而影響對抗生素的感受度。目前我們著眼於研究細菌如何透過調節肽聚醣代謝相關途徑,進而影響形態生成與維持,並預期進一步解析細菌形態、代謝和抗藥性的互動關係。
-
史有伶老師實驗室 -
截止:2026-02-06
-
生命科學組-生物化學研究所

實驗內容包含基因工程、分生、生化與顯微攝像等。
參與有利研究工作進行之活動, 包括
與團隊成員討論與合作,設計優化實驗方案,貢獻創新想法。
參與討論、寫作與閱讀學術論文。
參與執行與維護實驗室例行事項運作。
不定期參與學術會議。
計畫簡述:形態的可塑性是細菌適應環境的重要因素,而肽聚醣的生成及重塑在細菌形態維持上扮演關鍵角色。因此,研究細菌如何調節肽聚醣代謝,進而影響形態生成與維持的機制具有顯著意義。透過系統性探討相關研究主題,預期能對細菌抗藥性與致病機制提供重要見解。
參與有利研究工作進行之活動, 包括
與團隊成員討論與合作,設計優化實驗方案,貢獻創新想法。
參與討論、寫作與閱讀學術論文。
參與執行與維護實驗室例行事項運作。
不定期參與學術會議。
計畫簡述:形態的可塑性是細菌適應環境的重要因素,而肽聚醣的生成及重塑在細菌形態維持上扮演關鍵角色。因此,研究細菌如何調節肽聚醣代謝,進而影響形態生成與維持的機制具有顯著意義。透過系統性探討相關研究主題,預期能對細菌抗藥性與致病機制提供重要見解。
-
史有伶老師實驗室 -
截止:2026-02-06
-
數理科學組-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主要工作為執行國科會及其他相關研究計畫,研究主軸聚焦於新興環境污染物暴露及早期健康效應指標(如氧化傷害壓力)對於易受傷害族群(例如母親及胎兒)的潛在健康風險之相關研究。透過開發尖端分析平台,深入探討氣候變遷下的主要環境因子與疾病機制的關聯,並尋求健康促進之介入調適。
具體工作項目如下:
1. 可獨立操作HPLC、LC/MS/MS、GC/MS/MS等儀器
2. 人體生物檢體(如尿液、血液等)中生物指標之分析方法開發與優化
3. 分析流行病學資料,整合環境暴露數據與健康效應結果
4. 計畫管理、研究報告論文撰寫與投稿國際學術期刊
5. 支援環境健康微型感測器之相關研究活動
6. 完成主管交辦的其他研究相關事項
具體工作項目如下:
1. 可獨立操作HPLC、LC/MS/MS、GC/MS/MS等儀器
2. 人體生物檢體(如尿液、血液等)中生物指標之分析方法開發與優化
3. 分析流行病學資料,整合環境暴露數據與健康效應結果
4. 計畫管理、研究報告論文撰寫與投稿國際學術期刊
5. 支援環境健康微型感測器之相關研究活動
6. 完成主管交辦的其他研究相關事項
-
吳佳芳老師研究室 -
截止:2025-11-30
-
數理科學組-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主要工作為資料分析, 支援歐盟計畫的年代際預報。本計畫協助歐洲研究機構所研究產製的氣候預測資料,包括挪威卑爾根大學和納森環境和遙感中心,丹麥氣象研究中心,西班牙巴塞隆納超級電腦運算中心和法國氣象研究中心,將其運用在了解東亞以及台灣鄰近地區的近期氣候預測物理機制以及能力。執行WP2子任務“評估亞洲季風區季節性到年代際尺度上的預測能力”,量化評估東亞和台灣的近期氣候預測,以期了解背後物理機制以及如何改善預測能力的建議。全球暖化與氣候相關分析,協助年代際預報等大尺度環流相關診斷。並協助支援計畫相關交辦事項。
-
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 -
截止:2025-11-30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