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8-06-14
中央研究院今(14)日於中研院農業科技大樓演講廳揭曉「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得獎名單,數理科學組、生命科學組及人文社會科學組共12位年輕學者獲獎,其中有5位來自中研院。每位得獎人輪番上場,簡介研究成果。典禮由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主持,頒發獎牌及獎金。
為鼓勵國內年輕學者深入學術研究並有重要貢獻,中央研究院自1996年起頒授「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22年來激勵不少年輕學者,歷屆獲獎人亦先後獲得其他重要獎項肯定。此獎不僅肯定得獎人研究成果,更在於激發研究人員深入思考,從事創新性與前瞻性的研究,進而發表傑出著作,培育傑出研究人員。
獎項審查程序嚴謹,獲獎者均為一時之選,此次共選出12位年輕學者(名單如下附)。其中,中研院共有5名學者獲獎,研究著作領域涉及幹細胞研究、北朝佛教造像銘研究、計量經濟學、地球與行星內部物質的熱傳導、運動神經元發育與退化的機制等。
對於獲獎,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文斌表示深感榮幸,並特別謝謝太太和女兒的支持。他說,科學研究很高壓,但每天回家陪女兒玩耍、成長,不但能學習和體會許多創意和樂趣,還能幫助紓解壓力、沉澱思考,繼續做出好研究。
此外,本獎項亦鼓勵國內年輕學者從事跨領域創新性之研究,本屆中研院經濟所副研究員陳樂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廖本揚二位學者即因跨領域研究表現傑出而獲獎。專長計量經濟學的陳樂昱感謝審查委員的肯定,也提及經濟所優越的研究環境和同仁的勉勵,以及家人的包容與體諒,使他可以專心於學術研究工作。
本年度申請案競爭十分激烈,總報名數高達93件:數理組41件(含跨領域3件)、生命組13件(含跨領域3件)、人文組39件(含跨領域3件),各分組均經過預審、初審、複審程序,再送三組聯席審查委員會仔細討論決議得獎名單。每位得獎者可獲頒獎金新台幣20萬元、研究獎助費新台幣30萬元及獎牌1面。
2018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獲獎名單如下(依姓氏筆畫排序):
數理科學組(4人)
朱英豪 (國立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所副教授)
陳浩銘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
黃斯衍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謝文斌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生命科學組(4人)
吳嘉霖 (長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學科副教授)
許惠真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俊安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
廖本揚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跨數理科學組)
人文社會科學組(4人)
高嘉謙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倉本尚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樂昱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跨數理科學組)
蔡宗漢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陳培蓉,中央研究院院本部學術及儀器事務處
(Tel) +886-2-2789-9377,junioraward@gate.sinica.edu.tw
-
莊崇暉,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小組
(02) 2789-8820,chchuang@gate.sinica.edu.tw
-
陳昶宏,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公關科
(02) 2789-8059,changhung@a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