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2025/7/7 下午 10:19:41
:::
  • 「與AI共舞:機會與挑戰」演講
  • 科普演講
  • 學術及儀器事務處
「與AI共舞:機會與挑戰」演講

2024-08-30 10:00 - 11:30

加入行事曆

簡立峰博士長期致力於軟體科技發展。2005-2020 年任職Google台灣,擔任首任董事總經理,成功將其打造為亞洲最大研發中心。他負責過全球中文搜尋技術發展,並擔任Chrome OS等產品工程主管。2020年退休後,積極投入台灣新創生態系,擔任Appier、iKala等AI新創董事,其中Appier 在日本上市,成為台灣第一家AI獨角獸。簡博士也成立天使基金並擔任多家新創公司導師,也協助政府發展新創,包括擔任行政院新成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
簡博士在學術界亦有深度參與。1993-2005 年任職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擔任過研究員兼副所長,2001-2005 年同時任教台大資管系。他是中文自然語言處理及人工智慧領域的早期貢獻者,1991年即以中文語言模型研究取得博士學位,並於1993年與李琳山教授團隊成功開發國際最早的中文語音辨識系統。1997年以中文資訊檢索研究成果,獲頒第一屆李國鼎青年研究獎。

當電腦(Computer) 開始說人話,具備學習能力,閱讀了億本人類著作,電腦不再只是“計算機”,而是不折不扣的“電子腦”。若2023是生成式AI元年,那麼2024可能是人機協作元年,電腦與人的關係從輔助,提升到協作階段,人們透過與機器互動(討論)很多事情可能做得更好,包括文章創作,程式開發,作品翻譯,行銷企劃,學校作業等等。但AI不保證正確、有偏見、不即時、有資安疑慮,應用AI也帶來風險。
想像未來,人們運用機器學得更快,但機器進步的速度還未停歇,人機協作開啟之後,人類社會可預見會有許多衝擊與改變。本次演講,想與先進一起探討生成式AI造成的改變? AI科技接下來的展望? 台灣該擔心什麼?可以做什麼?我們個人與企業組織該如何學習使用AI,讓AI成為真正副駕 (Co-pilot)。

一、本演講為中文演講,需事前報名 。
二、報名連結(8/28截止報名或額滿為止):https://classz.apps.sinica.edu.tw
院外人士請以收到報名成功信件通知為準。
三、主辦單位:AI 推動辦公室
四、協辦單位:AI 合作社
五、主持人:廖俊智院長
六、聯絡人:黃元品(2787-2573)、郭明艷(2789-8726)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