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院轉譯中心吳漢忠主任暨細生所特聘研究員與中國醫藥大學洪士杰特聘教授合作,發現骨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新策略!團隊成功開發專一辨識結合骨關節炎軟骨膠原蛋白的胜肽及雙功能單一胜肽,具有促進骨關節炎早期診斷、治療和骨關節炎之再生醫學潛力,亦可應用促進角膜缺損之表層及內膜再生。成果已取得專利,預計兩年內開展臨床試驗,應用於臨床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本研究已於今(2022)年10月刊登在《自然生醫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論文全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2-00948-5
本院經濟研究所期刊《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53卷第1期業已出版。
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馬徹研究員、李文華院士團隊解開IL-17家族中的IL-17RB如何促進癌症生長的機制,並且開發出適用於人體的中和單株抗體1B12,可用來抑制這項機制。本研究透過原位癌實驗鼠模型,也顯示1B12能有效減緩胰臟腫瘤的生長與轉移。成果已於今(2022)年10月刊登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 論文全文: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22)01411-5
自 1993 年在植物中發現第一個硝酸鹽轉運蛋白以來,了解植物中硝酸鹽的吸收運送及其動態變化機制,一直是一大挑戰。本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何承訓助研究員團隊研發出第一個能夠在活體中偵測硝酸鹽的螢光共振硝酸鹽感測器,首次揭示了植物中的硝酸鹽濃度與分佈。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李文雄特聘研究員的研究團隊,分析超過30,000個細菌和古細菌的基因體,構建了多個固氮蛋白的巨大演化樹,推翻了先前假說,並且提出固氮首先從細菌演化的假說。固氮是演化史上一重要里程碑,此研究有助於了解生物固氮的起源與演化。此項研究成果於2022年9月刊登於《分子生物學與演化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本院語言學研究所期刊《語言暨語言學》第23卷第4期已出版。
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孔祥智研究員發現肝星狀細胞能夠無限期維護記憶型 CD8+ T 細胞的存活和保護力,因此,身體最大的器官──肝臟,對記憶型CD8+ T 細胞的長期存活和保護力便扮演重要角色;此發現對疫苗開發具重要意義,成果已於今(2022)年9月發表於《肝臟學》(Hepatology)。
黑色素瘤是最致命性的皮膚癌形式,超過50%的黑色素瘤患者帶有BRAFV600E突變,但大部分患者在以BRAFV600E抑制劑藥物(如: vemurafenib)治療後,會產生抗藥性、副作用並復發。本院農生中心特聘研究員徐麗芬團隊發現,植物倍半萜內酯「去氧地膽草素」(DET) 與其結構修飾之衍生物DETD-35,為GPX4酵素抑制劑以及鐵依賴型細胞死亡(ferroptosis)的誘導劑。藉由這些新穎之作用機制,可有效調控及逆轉vemurafenib在抗藥性黑色素瘤細胞中異常增加之初級與脂質代謝物質,並增加抗藥性腫瘤對vemurafenib藥物的敏感度。DET和DETD-35可發展為治療BRAFV600E黑色素瘤之藥物或佐劑,成果已於今(2022)年刊登在《藥理學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本期共收錄4篇文章。
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印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九十三本第三分已出版,本期共收錄4篇論文。
本期刊載林執中博士、陳瑋佑副教授、陳仲嶙教授/蔡昌憲教授/劉冠佳專利工程師、林春元副教授、薛智仁教授之研究論文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