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2-04-27
智慧醫療達陣關鍵 精準健康在眼前!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駐站中研院內接棒上場
加速收案奠定醫療大數據基石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巨量生醫資料,以邁向精準健康為藍圖,改善臺灣目前人口老化衍生而至的健康議題,中研院自2012年接受政府委託建立「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目前已募集超過16萬人參與,並超過1億8千萬人次的資料釋出,提供專家學者研究使用,申請者申請資料庫之資料發表逾350篇國際研究報告。今(4/27)更從全臺各城市收案延伸駐足中研院生醫所內,成立中研生醫駐站,拉近臺北最東邊和基隆區域參與距離,預計將於2023年完成20萬參與者收案目標,為臺灣未來醫學發展奠下大數據基石。
健康大數據指標 大力推進醫療進展
提升醫療品質,實踐個人化醫學,是全世界醫療產業的趨勢,但如何達成這個遠大的目標需要健康大數據當靠山,中研院副院長劉扶東表示:「高品質淬鍊而成的健康數據不但是研究者的礦山,利用各種龐大的檢體與健康相關資訊,透過演算分析,更是疾病及健康趨勢的觀測重要指數。」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擔起蒐集健康大數據的重要角色,除檢體蒐集,豐富的問卷資料,包含環境、生活型態等資訊,佐以基因變異因子的資料,大幅提升智慧醫療數據全景,達到解開國人長期慢性疾病之謎,並期朝向個人醫學和精準健康的發展。
創造一個時代的一個機會永遠不嫌晚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駐站遍布全臺,包含離島地區超過40個地區駐站,深入各地推廣、蒐集資訊及生物檢體,不僅提供在地服務且顧及地區平衡,10年期間近百位第一線收案同仁,逾170,000小時,辛苦的一步一腳印落實收案SOP及問卷標準化作業,致力於廣且深的高品質健康數據建立,更建立長期的追蹤收案制度,收集參與者不同時間多次的資料,強化資料庫時序性深度,更有助了解健康疾病狀況的因果關係。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代表人李德章表示:「臺灣土地面積雖小,但族群相當多元,可做為華人族群的代表,等於覆蓋全球22%的人口,為全球最具價值的生物資料庫之一。」希望透過中研生醫駐站的成立,提供更便利化的地區參與,加速達成20萬參與的目標,為精準健康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援後盾。
附檔一:全臺駐站列表
附檔二: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2022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