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
2024「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名單揭曉 共5位學者獲獎

發布時間: 2024-12-09

中央研究院今(9)日揭曉2024年「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由廖俊智院長頒發獎牌、獎金給5位年輕學者,包括本院蔡政江副研究員、臺灣大學黃彥婷副教授、臺灣大學李承叡教授、臺灣大學曼紐爾(Manuel Herrero-Puertas)副教授及陽明交通大學盧正恒副教授。

廖院長表示,本院「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是國內少有為學術生涯剛起步的學者設立的國家級獎項,獎項設立28年來激勵許多年輕學者,肯定得獎人研究成果。藉此激發研究人員從事創新性與前瞻性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發揮潛在的影響力。

此獎項審查程序嚴謹,獲獎者均為一時之選。今年5位獲選年輕學者研究領域多元,包含數學分析、氣候變遷機制、農作物馴化、英美文學、歷史研究等。5位獲獎者感謝家人的陪伴,以及研究團隊夥伴在專業上的互相支持,更在典禮上熱情分享研究歷程與故事,無論是靈感乍現的激動,還是突破瓶頸的喜悅,都展現出對學術探索的熱忱與追求。

本院數學研究所蔡政江副研究員反證1987年以來對波前集基本結構的普遍猜想,為p進位群上的調和分析創造新的思考方向。他特別感謝一路上指導鼓勵自己的老師及朋友,大家慷慨交流學問、分享新知,幫助他達成今日的成果。他也向家人表達深深的感激,強調親情的支持是推動他前行的重要力量。

臺灣大學黃彥婷副教授專注於北半球中緯度的能量收支變化和大氣環流的交互作用,提出氣候變遷機制;李承叡教授以演化與生態學的視野,探討亞洲本地農作物馴化及遺傳多樣性;曼紐爾副教授從障礙理論的視角,深入分析十九世紀英美文學經典的視覺改編文本;陽明交通大學盧正恒副教授結合地方和帝國視角,利用新史料及跨學科研究方法理解清代臺灣,更勉勵莘莘學子,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本年度申請案競爭激烈,總報名數高達81件:數理組37件(含跨領域6件)、生命組19件、人文組25件,各分組都經過預審、初審、複審程序,再由三組聯席審查委員會仔細討論決議得獎名單。每位得獎者獲頒獎金新臺幣30萬元、研究獎助費新台幣30萬元及獎牌1面。

2024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獲獎名單如下(依姓氏筆畫排序):

數理科學組(2人)
黃 彥 婷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
蔡 政 江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生命科學組(1人)
李 承 叡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人文社會科學組(2人)
曼 紐 爾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盧 正 恒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 數理科學組:

黃彥婷,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

簡評:黃博士清楚詮釋北半球中緯度熱強迫引發大氣擾動,透過跨時空尺度海洋-大氣-雲-輻射交互作用,影響熱帶氣候。她的研究統整海洋大氣系統的能量傳送與動力過程,從新研究視角,提出具說服力的氣候變遷機制,成果備受矚目。

得獎感言: 獲得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是對我和研究團隊的莫大肯定。感謝國科會年輕學者養成計畫提供穩定的經費支持,讓我們得以深入探討理論機制,結合模式與觀測,實現一點點突破。我由衷感謝研究團隊的學生與助理,謝謝你們陪伴我一起燃燒青春;同時也感激一路栽培我的老師,以及臺大大氣科學系與國科會大氣學門的前輩與夥伴,特別是對媽媽科學家的包容與支持。

蔡政江,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簡評:蔡博士在波形集的工作不僅反證一個關於p進位群冪零軌道的長期猜想,也為p進位群上的調和分析創造新的思考方向。

得獎感言: 我由衷感謝研究路上那些鼓勵、幫助我,並慷慨分享學問的老師與朋友,沒有他們的支持,我無法取得今日的些許成果。同時,我也十分感激成果獎小組的肯定與辛勞,這對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最後,我特別感謝我的家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給予我最重要的支持,你們是我努力前行的最大動力。

  • 生命科學組:

李承叡,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簡評:李承叡博士的研究深化了我們對植物馴化和作物演化的理解。透過研究兩種在臺灣與附近地區的常見食品:綠豆和苦瓜,他揭示了這些作物眾多品系間在不同地理區域的差異與原因、它們在亞洲的歷史擴張路徑以及潛在的作物改良方式。

得獎感言:感謝中央研究院對本團隊的肯定,這次獲獎對於生態、演化、農業等較少使用尖端儀器的領域是極大的鼓舞。我誠摯感謝團隊夥伴的努力、師長的指導、國內外合作者的支持,以及審稿者的厚愛。也感謝臺灣大學提供自由研究的環境與國科會的經費支持,讓我得以朝整合性與跨領域的方向前進。

  •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曼紐爾,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簡評:曼紐爾博士從失能、神經多樣性及社交空間的角度,深入分析十九世紀英美文學經典的視覺改編文本。其跨領域的研究取向兼顧傳統與創新性,深具研究潛力,為文學研究年輕學者之佼佼者。

得獎感言:我是來自公立教育體系的孩子,一路從西班牙到美國,再到臺灣,如今身為家長,我依然身處這個體系之中。我想將這個獎項獻給世界各地為公立教育奮鬥的人們,感謝他們共同努力,捍衛公立教育作為基本人權的理念,讓更多人能因此受惠。

盧正恒,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簡評:盧正恒博士利用新史料及跨學科研究方法,完成具有創意的「新清海洋史」研究成果,其研究兼具全球性廣度和在地性深度,不但能與國際學界對話,對於理解臺灣的歷史地位變革、地理環境變化、與世界史連結,均具有潛在的影響力與意義。

得獎感言: 一路走來,我深深感謝那些支持與協助我的貴人,他們的鼓勵讓我得以緩步前行。我希望自己的經歷能鼓舞那些跨領域學習者或正經歷挫折的人:請務必堅持,朝向自己的夢想前進。未來,我將繼續努力,在研究的道路上前行不懈。

 

新聞聯絡人 關閉
  • 嚴愛鑫,中央研究院學術及儀器事務處

    (02)2789-9614, junioraward@gate.sinica.edu.tw

  • 王雯麗,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公共事務小組

    (02) 2789-9727,cassiew@as.edu.tw

  • 林彤,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公共事務小組

    (02) 2789-8820,tunglin@as.edu.tw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