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
台灣原住民研究之回顧與前瞻記者會

發布時間: 2007-02-12

您知道中央研究院和臺灣原住民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嗎?您可知道在中央研究院的學術世界裡,有一個珍藏、保存與探討臺灣原住民文化的知識寶庫嗎?

本院民族學研究所訂於民國96年2月14日(週三)上午10時在該所第一會議室舉辦「民族所與臺灣原住民」記者會,會中將針對本院民族所自44年成立以來,在台灣原住民領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實際在社會文化方面的貢獻提出說明。會中將呈現六大主題,包括民族所研究及社會實踐的整體介紹、研究著作成果呈現、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民族所博物館收藏、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文獻翻譯計畫,以及民族誌影片,期待藉此讓大眾更加認識民族所的研究成果及其半世紀以來對臺灣社會的關注與貢獻。

本院於37年遷臺後,在44年成立民族學研究所籌備處,並在54年正式成所,成立當時就以臺灣原住民的社會文化為主要的研究發展方向和學術任務。回首半世紀,本院民族學研究所不但傾力於原住民之研究,而且在原住民運動與相關的社會政策制訂上,也從不曾缺席。在紀錄、收藏與研究背後,潛藏著早期人類學研究者對於原住民族社會文化即將消逝的隱憂以及搶救其語言、文化的使命感。也就是在這樣的使命感催促之下,該所研究人員戮力投入原住民研究,使得臺灣原住民的社會組織、親屬制度、物質文化、宗教儀式等記錄得以延續日治時期的研究腳步,呈現出具體成果,同時延伸出探討當代原住民社會文化變遷與適應的議題。

在這半世紀的耕耘中,民族所研究人員已有豐碩成果:共發表500篇以上的原住民相關研究論文,主持或參與50個以上的大、中、小型計畫,並主辦「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等17場與臺灣原住民相關的學術研討會,共發表182篇論文。甚至,在研究人員指導下所完成以原住民社會文化為主題的論文更達上百篇。數字的背後,顯示出研究人員不僅在原住民研究的成績有目共睹,甚至對於教育、研究傳承都有重大貢獻。除了臺灣原住民研究,該所在獎掖原住民研究人員部分也不遺餘力。近年來,出於對族群文化復興的關懷,原住民籍人士自立從事族群文化歷史的研究已蔚然成風。

該所從87年起開始推動「臺灣原住民訪問研究者獎助計畫」,主動提供原住民籍研究人才前來從事短期訪問研究的機會,希望藉此促進原住民籍學者與該所研究人員的對話,並善用所內研究資源。87年至今,已有作家瓦歷斯.諾幹、夏曼.藍波安及台邦?撒沙勒等40多位學者參與此一計畫,研究主題涵蓋祭儀歌謠、傳統服飾、聚落變遷、植物研究等。在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文獻翻譯計畫部分,該所已完成日治時期近六百種與台灣原住民相關的研究論著之翻譯,並將陸續進行考察、原語復原、編輯、校對與出版的工作。

在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文獻翻譯計畫中,主要搜羅日治時期日本調查者長期深入原住民部落踏查所獲得,有關語言、風俗、神話傳說、法制、服飾、生活器物等的第一手珍貴資料。透過編譯過程,對於未來學界及原住民社會在重現早期語言與社會文化、法制史研究、語言學紀錄及史料保存等方面將有頗大助益。目前已完成出版臺灣總督府於1920年代編撰的《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共八冊,其中三冊曾榮獲教育部86年度原住民母語研究著作優等獎、88年度原住民教育及語言研究著作甲等獎及91年度獎勵原住民教育文化研究著作甲等獎。

臺灣原住民研究成果並非深奧不可及,本院民族學研究所在台灣原住民研究方面的點滴成果,也常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出現,伸手可及。不少人喜愛民族誌影片,卻可能不知道它在台灣的開先鋒者之一,正是該所的研究員胡台麗女士所完成。不管是「神祖之靈歸來」、「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或「愛戀排灣笛」等,都透過影像紀錄,將臺灣原住民文化深層內涵充分展現。

胡台麗女士所拍攝的臺灣原住民文化為題材的民族誌影片,曾獲1990年美國休斯頓國際影展族群文化紀錄片「金牌特別評審獎」、1993年台北金馬獎影展「最佳紀錄片獎」、美國芝加哥國際影展紀錄片藝術與人文類「銀牌獎」,並獲得「1985年瑪格麗特?米德紀錄片影展(美國紐約自然史博物館主辦)」、「1990年國際民族誌影展(法國巴黎人類博物館主辦)」、「1990年國際民族誌影展(英國皇家人類學會主辦)」及「1994年德國哥丁根國際民族誌影展」等多項影展入選的肯定。透過影像紀錄,胡台麗女士將臺灣原住民的美與真帶到全世界,增加國際間對臺灣原住民文化的認識與了解。本次記者會她也將與您分享拍攝與致力於推動民族誌影片的心路歷程。

除了民族誌影片外,該所博物館為數頗豐的藏品也為臺灣原住民族保存了豐富珍貴的文物。該所成立後,首任所長凌純聲先生就曾率領當時的研究人員李亦園院士、任先民、李卉等人進入原住民部落進行田野調查,同時採集民族學的文物標本,爾後藏品數量更隨著研究人員在原住民部落的踏查研究而陸續增加,如今博物館內一共蒐藏有三千多件臺灣原住民各族群的文化瑰寶。這些備受珍視的藏品除了提供研究參考外,也成為文化展示與教育的媒介;其中具有代表頭目權威意義的排灣族人像雕刻立柱更是曾經飄洋過海,借展至法國羅浮宮及布利碼頭博物館。該所博物館同時開放民眾參觀,並於近年藉以數位化方式,讓民眾得以一窺原住民生活與藝術之堂奧。

在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部分,近年來該所由副研究員潘英海先生主持推動的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是在典藏保存的概念下,有系統地利用數位科技,永續保存原住民珍貴的文化資產,作為未來研究、展示、教育的基礎資料。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目前已提供各類型資料庫,作為學術研究之用;研究者只要在家上網,輕輕點觸,就可以透過網際網路查詢到有關原住民影像、聲音、影音及文獻等相關資訊,使得研究成果得以快速傳播。全國的教師們也可以將資料庫應用在九年一貫及鄉土教育的教學上。此外,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所建置的文化地圖、展覽館、演講廳等,提供原住民部落人口、聚落以及部落簡介之文化性資訊,讓原住民文化與臺灣民眾的生活更加靠近。

然而,學術並不是本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唯一關注;在社會政策上,該族所亦提供了相當多重要的原住民政策建言及研究基礎。例如,李亦園院士曾於民國64年針對原住民部落青年的就業、婚姻與族群關係,以及移居都市的青少年現代適應議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探討。這個「高山族青少年問題研究」計畫與後來的「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組織與現代社會生活」研究計畫、「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山地行政政策評估」等,皆成為政府與民間改革山地問題時的主要參考書。尤其72年完成的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深獲原住民同胞的重視,也影響原住民政策的走向,甚至有立法委員在問政中,特別推許該報告書之影響與意義。為了延續對於當代原住民生活處境的關懷,自95年起該所也在黃樹民所長的主持下,結合多位跨學科以及新進研究同仁,投入「臺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究計畫」,期待透過研究的力量回饋原住民社會。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