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
埋葬蟲研究發現社會性合作或為因應氣候變遷之鑰

發布時間: 2014-06-10

一項由本院生物多樣性中心與國內外數個研究單位共同合作之研究發現──社會群體的合作極有可能是生物因應物種競爭與環境變遷的成功之鑰。合作的群體能夠適應各海拔與氣溫,相對的,不合作的群體只能在中高海拔繁衍。這項研究由生物多樣性中心助研究員沈聖峰領軍,首度透過野外操縱性實驗證實,社會性的尼泊爾埋葬蟲(Nicrophorus nepalensis)能透過合作行為克服嚴峻的物種競爭考驗,以適應各種生態環境。研究成果於今年5月13日發表於國際生命科學領域期刊《eLife》。

合作行為一直是生物學上難解的問題,破解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操控合作群體的社會性,並進一步了解群體如何克服不同環境壓力的挑戰。沈聖峰助研究員研究團隊長年在臺灣中部山區進行野外尼泊爾埋葬蟲的生態研究。尼泊爾埋葬蟲為臺灣廣泛分布的鞘翅目甲蟲,它們不但是小型脊椎動物屍體的清道夫,能除去屍體毛髮、進行防腐抗菌處理,埋入地下以供後代生長所需,更特別的是,數隻埋葬蟲會合作生殖一起處理屍體。在野外屍體為十分珍貴稀有的資源,各種屍食性生物無所不用其極,只為了取得屍體,甚至在低海拔地區溫度較高的環境,來自蠅類競爭的壓力更加嚴苛,短短五天屍體就有可能被分解精光。奇妙的是,埋葬蟲到底是如何對抗蠅類的?埋葬蟲共用屍體是否能帶來群體利益?

透過群體大小操控裝置,研究團隊首次在野外進行群體操縱性實驗,關鍵性地創造野外大群體與小群體的埋葬蟲,並在野外錄影記錄合作與衝突行為。在取得92組埋葬蟲巢資料,並分析4488小時的社會行為記錄後,發現在低海拔小群體的繁殖成功機率非常低,但令人意外的,大群體竟然有機會成功繁殖,對抗蠅類的競爭。錄影分析結果也進而顯示低海拔大群體的衝突頻率明顯較中高海拔優渥的環境為低,合作處理屍體的時間也因此增長。為了進一步證實溫度如何影響埋葬蟲的合作行為與蠅類競爭,研究團隊也以加熱實驗增強蠅類分解屍體的競爭力,確實發現埋葬蟲群體內衝突減少,也變得更加合作,提高群體繁殖成功的機會。

這項突破性的發現揭開了多年來生物合作之謎,此研究闡明生態環境如何影響生物的社會行為,也首次驗證了E. O. Wilson對人類與社會性生物的見解──社會性生物能透過合作帶來成功。研究成果為將來人類與社會性生物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與因應,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期望人類能互助合作對抗全球暖化危機。

本研究由科技部、及中央研究院前瞻計畫提供經費支持,又國立臺灣大學生農學院協助梅峰山地農場的實驗進行。

此研究團隊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沈聖峰助研究員所帶領,研究成員包括: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暨研究所孫烜駿碩士生(第一作者)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態與演化和環境生物學Dustin R. Rubenstein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合作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陳伯飛博士生、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詹仕凡研究助理、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劉建男助理教授、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劉彥廷博士後研究員、國立臺南大學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黃文伯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暨研究所楊平世教授。

新聞聯絡人 關閉
  • 林美惠,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

    (02) 2789-8821,mhlin313@gate.sinica.edu.tw

  • 黃復君,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

    (02) 2789-8820,pearlhuang@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