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7-02-02
被譽為「藍光之父」,同時為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與中研院名譽院士的中村修二教授,應邀於2月8日(星期三)在本院最頂尖的「中央研究院講座」發表專題演講─「藍光二極體的發展史與照明科技的發展趨勢」(The Invention of High Efficient Blue LEDs and Future Solid State Lighting),對人類照明科技演變有興趣者,別錯過這場難得的大師開講。
人類電燈照明的方式,百年間發生巨大的變革,從白熾燈、日光燈發展到白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而隨著人類對能源持續增加的需求,如何創造節能卻又有效率的光源,一直是科學界及產業界研究的焦點。儘管紅、綠光二極體已存在許久,但藍光二極體始終是無法突破的瓶頸,直到1990年代初期,中村修二、赤崎勇與天野浩三位科學家利用半導體材料發明藍光二極體,才正式掀起了照明科技的革命。
LED燈其發光效率是白熾燈的10倍以上,壽命長達50年,可大幅減少能源耗損。根據估算,到2020年LED照明所降低的全球用電量,可望高達60座核能電廠。藍光LED發明至今不過20年,卻已徹底改變照明方式,造福全人類。
中村修二教授現任職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擁有超過200個美國專利以及300個以上的日本專利,發表超過550篇相關領域的論文。他的學術成就為他贏得了無數獎項,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cs)、哈維獎(Harvey Prize)、富蘭克林獎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 in Engineering)、千禧年科技獎(Millennium Technology Prize)、世界能源獎(Global Energy Prize)等大獎。他也是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E)及發明家學院(NAI)的院士,並獲日本政府頒發文化勳章(Order of Culture Award, Japan)。
與臺灣產業界有良好互動的中村修二教授,曾多次來臺演講,更於去(2016)年7月當選本院名譽院士,此次應邀來台除擔任「中央研究院講座」講者,並將接受本院頒贈名譽院士證章。
本院自2009年起設置「中央研究院講座」,慎選世界第一流學者,以諾貝爾獎得主或同等級之重要學者為首要邀請對象,與同仁切磋討論,期為臺灣學術發展注入新活力,並逐步將本院推向亞洲地區學術研究重鎮之地位。
演講(A)
時間:2017年2月8日(星期三)15:00-16:30
地點:本院人文社會科學館3樓國際會議廳
線上報名:https://db1x.sinica.edu.tw/ASL/register.php?no=81
演講(B)
時間:2017年2月9日(星期四)14:30-16:00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1演講室
-
林上閔,中央研究院國際事務處
(02) 2787-2634,moseslin@as.edu.tw
-
黃詩雯,中央研究院秘書處
(02) 2789-9868,shihwen@a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