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害梭菌導致口服黃體素失效!不孕症治療新契機
發布時間: 2024-11-15
黃體素參與人類和脊椎動物(例如小鼠)的月經/動情週期、妊娠和胚胎發生,是重要的生殖荷爾蒙。過低的體內黃體素濃度,是造成不孕症及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口服黃體素在內的荷爾蒙療法,是治療不孕症的重要手段。然而,口服黃體素隨著病患的體質差異,療效相對不穩定。找出口服黃體素療效不佳的原因,對不孕症治療深具重要性。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研究員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婦產科陳美州教授合作,分析人類腸道菌資料庫,搭配細菌學研究與小鼠實驗,發現無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具有在腸道中代謝黃體素的能力,經由人體的肝腸循環,能影響血中的黃體素濃度。研究團隊透過小鼠試驗,證明使用專一性較高的抗生素,例如甲硝唑(metronidazole),可有效移除腸道中的無害梭菌,進而提高血中黃體素濃度,恢復動情周期與濾泡的發育。此研究有助了解人體黃體素之代謝機轉,並釐清腸道菌的相關角色,未來可望進一步發展補充黃體素的新穎策略,促進個人化醫療。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11月7日發表在《腸道微生物》(Gut Microbe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