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山脈如何形成?臺灣造山模型重現複雜地質構造
發布時間: 2024-09-04
板塊聚合時會產生強大的擠壓力量,導致大陸地殼變形、隆起,最終形成高聳的山脈,稱為造山帶。地質學家發現歐洲阿爾卑斯山與庇里牛斯山脈、紐西蘭南阿爾卑斯山等造山帶的機制,可用造山楔的變形模式(Orogenic Wedge Deformation Model)來解釋。但此模型只形成單一山脈,而臺灣有兩道山脈(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的形成,以臺灣造山研究而言,造山楔模型無法重現臺灣複雜的地質構造。臺灣山脈上的變質岩,原本位於近20公里深的地底,又是如何能在600萬年內快速抬升至地表?本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譚諤副研究員所帶領的團隊發展出新的臺灣造山模型,利用位於東側、材質堅硬且接觸面垂直的海岸山脈形成後阻體(backstop),推動西側地體的變形,並配合合理的地溫梯度,與岩性和坡度相關的侵蝕速率、岩石變形方式從脆性(brittle)到韌性(ductile)的轉變,以及底部滑脫斷層型態等因素,重現臺灣造山帶複雜的構造,如重大斷層的位置與發育時間、大尺度褶皺的形成、地層冷卻時間、岩層變形方向等。此新模型不僅描述了臺灣造山機制,提供架構以解釋地質資料,研究方法亦有助於研究全球其他造山楔的機制。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8月28日發表於《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論文共同作者包括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李元希教授、碩士張家彬與鄭名鈞,以及本院國際研究生學程(TIGP)博士生徐志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