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870年左右,新教宣教士就已經在雲貴兩省的省會及一些交通要道設立宣教站,但是受限於語言和交通,直到1890年以後,才開始有宣教士與非漢部落的人群接觸。
在太平洋的西岸,有一條由南向北強勁的洋流,這股充滿生命力的洋流,自菲律賓海域啟程,沿著臺灣東岸北上,順著琉球群島、九州島東側、再掠過日本本島伊豆半島週邊,最終東趨直奔太平洋而去。
物理學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把兩個看似不同的現象找出底層的共同原理來解釋,例如:月亮繞著地球轉和物體會往地上掉,都遵守相同的原理與受到同樣的地心引力。在物理學家的眼中,肥皂泡沫與上皮細胞有分享一些共同原理,在這篇文章我就講述這兩個看似很不同的系統一些令人驚訝的發現。
2019年,全球經歷了兩個大疫情:COVID-19與麻疹——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從2017年到2019年,全球麻疹病例數增加了300%。從烏克蘭到菲律賓,從巴西到馬達加斯加,世界各國都偵測到出乎意料之外的病例數字。最讓全球公共衛生官員困惑和擔憂的是,自1963年以來,一個經過科學證明有效的麻疹疫苗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MMR vaccine)已經問世。在1980年代,全球的公共衛生官員展開了非常成功的疫苗接種運動。 到了2000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宣布,麻疹已在美國被消滅,當時西歐大部分地區也被宣布為無麻疹區域。然而,到了2018年,西歐報告的麻疹病例數比2017年激增了三倍。2019年5月,CDC報告美國經歷了25年來最嚴重的麻疹疫情。
想像你需要將汽車運輸至其他地區,相對於先製造出大量的汽車後,再經由陸運或海運運輸至目的地,先將汽車的設計藍圖傳送至目的地的工廠後,再生產出大量的汽車可以節省長程運輸所耗費的能源和成本。同樣的,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central dogma)指出遺傳物質所攜帶的訊息是由DNA轉錄至mRNA,再以mRNA為模版轉譯成蛋白質以執行細胞的生理功能。
枚舉幾何(Enumerative geometry)是幾何學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在給定條件下有多少滿足條件的幾何物件的學問。自古希臘以來,已有相關的文獻計載。
請各位回想一下今天早餐所吃的食物,大家是否了解這些食物從產地到餐桌所經歷的過程?誠然,答案取決於各位究竟吃了些什麼。某些人可能對於餐食準備過程的生產、運輸、加工和交換關係等所有細節瞭若執掌,例如:有些人選購社區有機農場所生產的履歷蔬果、認證有機米,或來自尼加拉瓜的道德貿易咖啡。
近來,由於憲法法庭於六月底受理國會職權修法釋憲聲請,並分別於七月上、中旬進行準備程序及裁准多數法條的暫時處分,使得在年初受理死刑案時受到矚目的憲法法庭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部分報導也附帶著墨了大法官審理案件的流程,使得大法官們的「作業流程」或「效率」成為公眾焦點。
隨著巨量資料 (big data) 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應用情境及軟體程式需要對大量的資料做運算,例如近年來蓬勃發展之深度學習、常應用於分析資料間關係之圖論演算法、或是醫療防疫上需用到的基因序列比對等,都對於儲存空間以及資料存取效率有很高的需求。
長期以來,民意調查是一項被普遍用來窺探民眾的意見、態度和行為。隨著近年來電腦與手機的普及,以及網路的發達,使得民意調查的執行可以採用較簡易、快速的方式進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於2022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有25億的成年人有體重過重的清況,其中更有8.9億人被歸類為肥胖族群,也就是每8位成人中就有一人有肥胖問題。
網路圖文作家Tim Urban在2022年在New York Times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是鼓勵人們在Covid疫情之後重新出發,與其想著回到疫情前的生活,不如把它看成一個人生重置點,積極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