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講或講座
- 社會學研究所
- 地點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901會議室(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9樓)
- 演講人姓名
紀野 Gilles Guiheux (法國巴黎西岱大學東方語言與文化系教授、中研院社會所訪問學人)
- 活動狀態
確定
- 活動網址
本演講奠基於一個為期5年的共同計畫,該計畫結合了社會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分析中國、法國和日本三個背景迥異的國家,在高經濟成長、工作轉型和勞動不安全感(labor insecurity)之間的關連。Bernard Thomann和紀野共同編輯的專書即將由阿姆斯特丹大學出版社出版,並且正在舉辦Workers' experiences. Lives, bodies, struggles線上展覽。整個研究計畫旨在呈現對於法國和日本戰後經濟繁榮(1950到1970 年代)新穎的、不那麼單一、不那麼光彩的視角,並與過去四十多年中國局勢的複雜性進行比較。儘管研究的時間軸不同,但收集個人和家庭的個體社會資料,仍使我們確認在整個二十世紀高度成長時期普遍存在的一項基本特徵:整個生命政治領域的發展旨在平衡生產和再生產的必要性。我們採取比較分析,進行跨文化與跨時比較,雖然這三個國家的社會、制度、政治和文化背景存在巨大的差異,仍是無與倫比的比較分析案例。
【講者、與談人簡介】
講者:
紀野 (Gilles Guiheux),法國巴黎西岱大學東方語言與文化系教授,現為中研院社會所訪問學人。曾任香港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CEFC)主任,法國漢學協會(French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ies)主席,歐洲漢學學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ies)副主席,非洲、美洲與亞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CESSMA)主任,以及巴黎狄德羅大學(Paris Diderot University)研究副校長等職。在完成關於台灣企業家的博士論文(Les grands Entrepreneurs privés à Taiwan, CNRS editions; 2002)後,其研究聚焦於中國的社會經濟。近期著作包含專書Contemporary China: 1949 to the Present(Polity Press, 2023),以及與 Khun Eng Kuah 和 Francis K.G. Lim共同編輯Covid-19 Responses of Local Communities around the World: Exploring Trust in the Context of Risk and Fear(Routledge, 2023)。
主持人:
彭保羅,現為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比較亞洲社會轉型」主題研究小組召集人,研究專長為環境社會學、風險社會學、科技與社會(STS)、社會運動、當代亞洲等。
【活動說明】
1.本場次演講規劃現場參與,無線上參與形式。
2.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2rZPecnDgDfyib4a8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