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講或講座
- 社會學研究所
- 地點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802會議室(人文社科館南棟8樓)
- 演講人姓名
謝國雄 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活動狀態
確定
- 活動網址
與談人:
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黃克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瑞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主持人:
汪宏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新書簡介
一本方法的書,是體現在實作的方法。
一本實作的書,是展現理論思辨的實作。
一本理論的書,是在方法與實作中開展的理論。
一本整合方法、實作與理論的社會學專書。
「四位」指的是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技法就是一般理解的、具體的社會學研究操作方法;基本議題指的是社會學成立以來,研究者都會觸及的深層課題,如社會秩序之形成與變遷;認識論指的是報導人與研究者認識世界和社會生活的觀點及立場;存在感涉及報導人與研究者的價值關懷。「一體」指的則是在探究社會生活時,這四者緊密連結,彼此呼應。
本書從精進研究「提問」開始,接著分析「回答」,即體現社會秩序這個基本議題的場域運作邏輯(「田野理路」),同時也探討在基本議題上的原創。在技法上,本書探討了標明特徵、類型化、概念化與重新概念化,以及捕捉意義。在認識論上,本書探討建構研究對象與整體化的嘗試。在存在感上,本書指出各種推動社會研究的價值關懷,如捍衛與體現特定的價值、回饋報導人、促成社會對話,以及豐富社會學家自身等,進而探討存在感與學術研究的連結。最後,本書指出四位一體的各種路徑,像是並列、觸發、連鎖、反射與相應,從而整合成一個全方位的社會學之道。
本書同時涵蓋了方法、理論與實質研究成果,處理當代社會議題,並且探索未來社會學研究的發展方向。
講者簡介
謝國雄,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2015-2021),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2007-2010),《台灣社會學》主編(2005-2006)。針對資本主義在臺灣的發展,他出版了四本專著:”Boss” Island、《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茶鄉社會誌》與《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他也主編了兩本專書,《以身為度、如是我做》記錄了田野工作經驗與學生的實作成果,《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則勾勒出主要的社會學議題在台灣的進展。
活動說明:本場次座談會規劃現場及線上參與兩種方式,線上參與連結於活動前以電子郵件另行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