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
【南院特刊-04 】南部院區建設歷程—專訪南部院區建設籌備委員會與總務處

發布時間: 2024-05-22

好研究來自好所在,一個舒適的環境有助於激發出創新的研究。如今,從臺南高鐵站下車後,只需數分鐘步行,橫跨整個街廓的中研院南部院區便映入眼簾。然而,這整個院區萬丈高樓平地起,仰賴眾多同仁的長期努力,以及多方的支援。歷時多年,至今迎來啟用的曙光。

南部院區地理位置與臺北南港院區有些距離,許多院內同仁及讀者們較少機會接觸。延續南院的宗旨、關鍵議題研究中心及人文社會研究基地的簡介,編輯團隊接著將介紹南部院區的工程建設,並特別訪談南部院區建設籌備委員會施明哲院士、總務處張剛維處長及張貽翔簡任技正,分享南部院區硬體建設規劃的歷程,和大家一起來趟南院建設之旅!


中研院南部院區坐落於臺南高鐵特定區,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範圍內。從一片荒蕪之地,到研究大樓拔地而起,除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協助,南部院區建設籌備委員會及總務處,在草創階段扮演了打頭陣的角色。

總務處張剛維處長解釋,為了統籌規劃南部院區的建設與發展,本院於2017年設置南部院區建設籌備委員會,由時任本院秘書長的施明哲院士擔任主任委員,2023年後由他接任。多年來總務處從院內各項工程到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至南部院區的規劃,逐漸累積興建重要設施的經驗。南部院區建設籌備委員會與總務處,就像南部院區的保姆,從催生階段到長成,對新院區小心呵護直至成長茁壯。

一個園區的誕生

南部院區占地約7.3公頃,規劃以完成6棟大樓為藍圖,預計可容納數十個研究團隊與數百名同仁。 研究大樓一的建築及空間規劃參考了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院(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設計理念,希望打造出一個開放、明亮,可彈性且靈活運用的研究空間;公共空間強調開放式的設計,希望研究人員能與不同領域的同仁相互交流,激盪學術火花。

在硬體建設方面,張貽翔娓娓道來執行面的細節。「蓋房子」有許多基本要求,每推進一步都需要接受外部單位的多方考驗和認證,包含:中央政府對於建設計畫、興建預算的審查;地方政府對於環境影響、都市設計、交通影響、水文(排水計畫)等評估審查,以及取得建築執照與施工許可;也需配合大樓作為實驗室用途取得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耐震標章等等。如此複雜的前置作業,每一項工作都需要與時間賽跑。

工程建設不僅要把建築物蓋起來,還包含院區與周遭環境的使用及互動關係,事前的執行策略規劃與使用者需求調查非常重要,仰賴團隊溝通再溝通。施明哲提到,南部院區的籌劃初期,遭遇許多困難與阻礙,廖俊智院長經常帶著他一起走訪政府部會溝通,爭取經費、協調土地,一一說服中央與地方不同利害關係人。

施明哲回憶,原本工程一路過關斬將,於2018年順利開始動工,沒想到在2020年遇到了COVID-19疫情的衝擊,國內、外工程都遭遇人力、設備和原物料嚴重短缺和價格飆漲的考驗,他和總務處團隊幾乎每周一次密集會議,想方設法、機動調整資源,始能順利趕上工程規劃的期程。

園區首個進駐單位——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團隊

在南部院區中,哪一項核心設施是最先建置的?是「精密溫室」,這也是廖院長交付給施明哲主委及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下稱農生中心)葉國楨主任的重要任務之一。

鑒於臺灣南部的自然及社會條件,農生中心過去即有研究團隊長期進駐於臺南的南部科學工業園區,這些團隊在南部院區首棟研究大樓完工後,於2021年率先搬遷進駐。農生中心於南部院區致力於推動永續農學的發展,匯集了一系列先進的研究平台與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更深入了解臺灣重要農作物的生長機制與環境適應策略,提升農作物的經濟價值與逆境應對能力,提高農作物種植的精準度與效率,推動臺灣農業科技與生物科技產業的進步。

而推動農業研究必需的精密溫室,也成為南部院區的第一個核心設施。相較於一般溫室,南院精密溫室能更精準地調控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濕度及光照,並杜絕病蟲害,幫助研究人員有效管控實驗變因。而此溫室亦開放各界申請使用,促進南部農業生技研究交流。

建設完工不是結束,要為進駐團隊量身打造合適的空間

當編輯團隊問到,當南部院區的興建工程陸續完成後,是否工作量會減輕一點?張貽翔笑稱,負責南部院區建設的團隊同仁,一直以來都是「沒有最忙,只有更忙」。建設工作環環相扣,打造有溫度、有研究活力的研究環境,需要軟硬體共同投入,除了大樓和公共空間的建設,如何為進駐的不同領域實驗室量身打造合適的空間,進入細節後,又是新一輪馬拉松式的考驗。

張貽翔舉了一個實際的例子,當大樓完成基礎結構後,為了精密溫室的特殊需求,需要換成雙層玻璃,而因應玻璃材質的變更,窗框也需要更換,如此一來,便同時影響了特殊玻璃與窗框的訂製和生產期程,使整體工程多了兩組新的任務排程。不過為了讓未來的使用者有良好的實驗環境,過程雖然辛苦,且需要經過相當多的行政程序,總務處仍然使命必達,讓南院建築景觀及實驗設施逐步到位。張貽翔說,「看到建築、設備一一落成、專案管理達標,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施明哲提到,南部院區的興建,除了增加本院研究量能,亦活絡了南臺灣整體鏈結,就像為南部打了一劑強心針,吸引更多單位的進駐,相當有發展潛力。張剛維也說,南部院區的整體工程歷經許多考驗,但都一一突破。隨著各區建設逐步竣工,學術發展、行政制度及空間使用的規劃也陸續完備,周邊的生活機能也越來越多元且完善,歡迎大家有機會去實地走訪,體驗全新的中研院院區。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