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3-09-08
太平洋海流最強能源就在台灣?國際學者關注的特殊生物就在澎湖?抓住夏天的尾巴,一窺海洋的奧秘!中央研究院本(8)日在澎湖馬公高中舉辦第11場「中研講堂─跨縣市科普演講」。全場緊扣澎湖最著名的海洋特色,以「動物演化」和「黑潮發電」為題,吸引全校近千名師生齊聚一堂,聆聽研究人員分享最「海口味」的科研新發現。
馬公高中開學第一週,全校師生擠爆大禮堂,原來是中研院來辦科普演講。廖俊智院長親臨現場。他表示,中研院在追求頂尖研究的同時,已經連續6年走訪不同縣市談科普,研究人員會結合時下議題,與在地民眾分享科研新知。院長也強調,中研院的社會責任之一,就是傳遞科研新知識,也讓大家了解中研院所做的研究。
第一場次演講深入海洋的記憶。本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游智凱研究員娓娓道來「海洋動物的前世今生」。他從魚市場、餐桌上常見的海產開始提問,兩個形貌雷同的胚胎,在某階段後,一個變海膽、一個變文昌魚,關鍵就在DNA。
游智凱說,人類和文昌魚的脊索構造,以及DNA組成,其實保留著演化的記憶。而澎湖的「玉柱蟲」在演化學上即有重要地位,備受國際學者關注。直到現在,他也經年來到澎湖海邊採集研究。現場馬公高中老師熱心提供建議的採集地點,游老師表示非常有幫助,並介紹目前許多澎湖的研究計畫也正在進行,歡迎澎湖當地民眾加入。
同學們也好奇,目前還有什麼特別的生物正在被探索、研究?游智凱說,某些海蛞蝓能將海藻納入體內,取得其光合作用的能量,這樣互利共生的關係,也是他目前很有興趣的主題。游智凱投入地說,海洋對他而言,就是一個天然的實驗室,等著被探索。
看似平靜的海洋,其實充滿能量!第二場次演講,由本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吳朝榮研究員主講「潔淨發電機─黑潮」。吳朝榮解釋,臺灣得力於獨特的地理位置,黑潮就近在咫尺,不僅帶來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更有源源不絕,本土自產的潔淨能源——「海洋能」,這股力量,不僅帶來豐沛的漁產,未來更有望能成為臺灣基載電力來源。
吳朝榮引用中研院去年提出的淨零排碳政策建議,要成功扭轉全球暖化,還需要前瞻新科技。目前中研院正在研發製造的洋流發電機,可望產生100千瓦的電力,相當於120戶用電。未來若能大量製造並作最佳化的排列,可望提供極大的電力。
洋流帶來的特殊海洋生物,因此,洋流發電實驗也正在研究對魚類的影響。現場許多學生關心發電機是否影響魚類或海洋生態,馬公高中石校長也好奇其對船隻的影響,吳老師聽完十分讚賞大家對環境的關注,並一一解釋可能的配套措施。
馬公高中二年級的同學,關心台灣淨零科技的期程,吳朝榮說,中研院淨零排碳前瞻新科技正齊頭並進地推動,可望今年達到預定的里程碑,未來還有機會與日本合作。結束後,同學也趁著廖院長本人在場,上前詢問能源新科技的研究原理。
秘書處曾國祥處長表示,中研院自2018年起,舉辦「中研講堂──跨縣市科普演講」系列活動,邀請院內各領域傑出的研究員造訪不同縣市,讓在地學生、民眾有機會與研究員面對面,拓展科研知識的疆界。「中研講堂」將會把演講錄影上傳Youtube頻道,與更多民眾分享。
中研院表示,中研講堂之後,中研院年度科普盛事「院區開放」即將登場,今年也將擴大辦理。除了於10月21日延續第26年舉辦之外,更於10月14日推出「院區開放兒童日」,主要提供國小學生參與,歡迎家長老師們帶著小朋友來一起參與,探索科研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