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研究院生態時代館與生態池長期致力於推廣環境教育,透過展覽活動及生態導覽,邀請學生、民眾共同探索生態科學。從去(113)年10月起,生態時代館推出「福爾摩沙 蕨.響」特展,以臺灣蕨類、海洋聲景、魚類耳石及生物多樣性、蚊子研究為主題,結合視覺、聽覺與觸覺體驗,帶領民眾深入了解臺灣獨特的生態風貌,展期將至今(114)年8月,歡迎民眾蒞臨參觀、預約導覽!
每年春節期間,本院附設幼兒園的孩子們都會藉由一年一度的拜年活動,前往院內多棟館舍,向院內的叔叔阿姨、哥哥姊姊們送上新春祝福。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本院嶺南美術館於114年1月17日和18日兩天,舉辦「畫˙春聯」迎蛇年活動,邀請臺北市立美術館假日廣場活動美術老師鍾文芳,帶領院內同仁及周邊社區居民提筆寫春聯,感受傳統筆墨的魅力。
本院於113年12月5日至6日於臺南沙崙南部院區舉辦「新進研究人員交流會」,讓新進人員更加了解中研院,也更了解彼此。會中學術諮詢總會及院本部各處室全面性地介紹本院的研究資源、計畫申請、升等續聘、學生學程、國際合作、研究成果推廣等策略,以及經費採購、資訊安全、研發成果管理、廉政倫理等常用的基本規範。使新進研究人員能全盤瞭解在本院職涯發展之道。
臺灣嶺南畫派歐豪年大師於今(2024)年仙逝,本院嶺南美術館與歐豪年文化基金會溯源並為拓展嶺南畫派,特舉辦「鵬展坤游-歐豪年大師紀念畫展」及「嶺南畫派來台半世紀-高奇峰、趙少昂、歐豪年、胡宇基、黃磊生與盧清遠師生三代聯展」,於11月29日舉行開幕典禮。
時間: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19時 地點:本院學術活動中心1樓大禮堂 演出團體:市民管樂團
本(113)年度模範公務人員暨工作績優人員選拔,共選出2位模範公務人員及50位工作績優人員,於8月15日下午假本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國際會議廳辦理頒獎活動。本次頒獎活動由廖院長親自主持,邀請本院各單位主管及同仁蒞臨觀禮,並頒發獎狀及獎金或等值獎品,現場約200人共襄盛舉。
中央研究院為推動藝文表演藝術之發展,鼓勵優秀表演團體、豐富週邊居民文化生活,於每年9月開放申請翌年演出之檔期
本院「AI合作社」繼本(2024)年4月首場活動後,於5月29日舉辦第二場工作坊,本次以生命科學為主題,持續促成跨領域間的對話,兩場活動參加人數皆達近200人,足見出院內不同學組的研究人員皆對於AI跨域應用有強烈興趣及潛在需求。
中央研究院在臺北發展已有近70年。歷來,各個研究所、研究中心持續在不同學科領域深根研究。近年,社會環境不斷演進,學術研究也需要新的思維。廖俊智院長秉持開創精神,積極回應時代需求,強調突破領域框架,以議題推動的做法,落實在臺南沙崙的南部院區規劃中。
你知道中研院的研究單位,除了分布在臺北南港院區,少數位於臺大校區外,在臺南還有個「南部院區」嗎?肩負國家科研發展的重要使命和任務的中研院,長期致力多元領域的頂尖研究,對臺灣整體學術未來的方向,也身兼先行者的角色。
中研院長期投入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累積豐富的研究資源,未來,這些量能也將透過「人文社會研究基地」的計畫駐點研究以及「數位圖書檔案室」,注入中研院南部院區,目標在臺灣南部的學術社群引入更多研究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