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重視學術及言論自由,鼓勵同仁對社會關鍵議題提出意見或解決方案。惟同仁自行發表之成果及言論,不等同本院立場。同仁自行發表應遵循學術規範及承擔責任,例如註明資料來源及確認其正確性。而倘擬以本院名義發表研究成果或言論,均應循本院公布之機制。
#真菌
序號 | 發布日期 | 標題 | 發布單位 | 類別 |
---|---|---|---|---|
1 | 2025-02-20 | 首次發現臺灣山地霧林中的獨特真菌-藍綠菌固氮共生體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2 | 2024-08-01 | 生態系中的分解大師:嗜酸真菌如何幫助毛氈苔消化獵物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3 | 2024-07-23 | 工業用瑞氏木黴菌為何不孕?DNA甲基轉移酶破壞基因體穩定性 | 分子生物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4 | 2024-04-26 | 揭開線蟲捕捉菌如何感知獵物的謎團 | 分子生物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5 | 2023-11-29 | 線蟲捕捉菌如何捕捉和消化線蟲 | 分子生物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6 | 2023-10-11 | 真菌與植物宿主PR-1防禦蛋白家族的攻防戰 |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7 | 2022-11-09 | 跨動植物界的致病菌 – 茄鐮孢菌複合種染色體演化和其感染海龜蛋的模式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8 | 2022-05-31 | 農作物基因編輯突破:以原生質體再生法成就非生物性且不帶外來遺傳物質的基因編輯 | 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9 | 2022-05-17 | 臺灣是釀酒酵母的家鄉:在發源地追溯釀酒酵母被馴化前的自然史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10 | 2022-05-11 | 苔類植物與真菌共生關係:揭開真菌食性轉換及促進植物生長的能力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