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重視學術及言論自由,鼓勵同仁對社會關鍵議題提出意見或解決方案。惟同仁自行發表之成果及言論,不等同本院立場。同仁自行發表應遵循學術規範及承擔責任,例如註明資料來源及確認其正確性。而倘擬以本院名義發表研究成果或言論,均應循本院公布之機制。
#生物多樣性
序號 | 發布日期 | 標題 | 發布單位 | 類別 |
---|---|---|---|---|
1 | 2025-04-02 | 中研院攜手公民科學家首度揭示臺灣沿岸海龜熱區、威脅與定居模式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2 | 2025-02-20 | 首次發現臺灣山地霧林中的獨特真菌-藍綠菌固氮共生體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3 | 2024-08-01 | 生態系中的分解大師:嗜酸真菌如何幫助毛氈苔消化獵物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4 | 2024-06-11 | 地震活動撼動龜山島:跨時空尺度揭秘淺海熱泉排放與周遭海域互動 |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5 | 2024-06-05 | 鳥類從雛鳥絨毛轉變到新生正羽的基因調控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6 | 2023-12-05 | 發現強勢型釋放氣候冷化氣體的新珊瑚內生桿菌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7 | 2023-10-11 | 真菌與植物宿主PR-1防禦蛋白家族的攻防戰 |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8 | 2023-09-27 | 解密藤壺膠黏蛋白(水下強力膠水)在不同生命週期間之演化及形成機制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9 | 2023-07-14 | 深海沉積物揭示魚類生態與海水溫度具有密切關係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10 | 2023-04-27 | 微生物組成是不同珊瑚黑帶病致病力的關鍵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11 | 2023-03-07 | 禿頭剋星?! 腸道菌能調控寄主雄性素濃度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
12 | 2022-11-14 | 檢測不同種RNAs在同一細胞中表現 |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