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
劉小如研究員獲獎 肯定其對自然保育的貢獻

發布時間: 2010-03-26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劉小如教授,以其長期對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資源保育,盡心盡力,貢獻良多,於3月12日榮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頒授「99年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獎。

劉小如研究員專長研究鳥類的生態與行為。並以「搭起人與鳥的橋樑—推動自然生態保育與研究三十年」的奉獻,1998年獲得天下雜誌標舉為影響台灣的200位重要人物之一。

劉小如研究員係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康乃爾大學文學暨環境教育雙碩士,以及康乃爾大學自然資源系博士。她曾經獲頒美洲鳥類學會榮譽研究員,以及入選為國際鳥類學委員會成員(Member of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cal Committee)之殊榮。

即將於2010年3月底出版我國首部「台灣鳥類誌」,是劉小如博士帶領國內鳥類專家完成的。此套鳥類誌共分三冊,涵蓋了所有曾在台灣出現的鳥種,書中整理編纂近60年來有關台灣鳥類的研究與觀察記錄,依照最新國際鳥類分類標準,清晰說明台灣鳥類之分類、型態、生態、行為與保育需求,資料詳實,極具研究與參考價值。

自2009年至今,在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的委託之下,劉小如的研究團隊與台灣猛禽研究會的成員,首度發現每年十月大批從墾丁過境的灰面鵟鷹(亦稱灰面鷲) 的遷徙路線與繁殖區。灰面鵟鷹自1973年就被列為國際保育類物種,活動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台灣、菲律賓等地。研究團隊以衛星追蹤方式,將這種鳥的遷移旅程,公諸於世,引起保育界高度重視。

農委會林務局設立「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獎旨在獎勵對台灣自然資源永續發與保育奉獻之有功人士所設立。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章波研究員亦曾獲頒「95年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獎。


 

新聞聯絡人 關閉
  • 劉小如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Tel)886-2-2789-9542

  • 葉方珣,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公關室

    hongsum@gate.sinica.edu.tw (Tel)886-2-2789-8824 (Fax)886-2-2782-1551 (M)0922-036-691

  • 林美惠,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

    (02) 2789-8821,mhlin313@gate.sinica.edu.tw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