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3-06-15
作者 / 陳珮瑜助研究員(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陳珮瑜,遊走於太平洋西北(臺灣)與東南(祕魯)兩端的考古學家,在祕魯主持 Huaca Negra 遺址的發掘計畫,相關研究工作延續至今。自匹茲堡大學畢業後,也逐步開展臺灣沿海考古,嘗試為史前濱海人群刻畫出更鮮明的生活圖像。
新石器時代的概念與挑戰
「新石器時代」是大眾耳熟能詳的考古概念,重要的指標包括:農業生產、定居生活、以及陶器的出現與使用。其中,由於農耕能有效率的生產糧食,定居生活也較為穩定,兩個要素結合使得史前人口數量快速增加,刺激文明的快速發展,也為人類生活帶來重大的改變。與此同時,陶器與新石器時代的關聯也很容易解釋:相較於非定居的狩獵採集社會,陶器笨重易碎的特質更適合在定居形態的社會中使用,尤其農產品常有儲藏需求,以陶器烹煮穀物也是取得營養最適切的方式,由此,定居、農業與陶器三者形成一種順理成章的關係。又由於考古遺址中「無陶」與「有陶」的狀態容易區辨,一旦發現陶器,關於新石器時代的聯想也自然展開。
新石器時代的三要素看似關係明確,但隨著考古學家的足跡踏遍世界,在早期狩獵、採集、漁撈甚至遊牧社會中,也開始發現早期陶器發明與使用的證據。以南美洲為例,最早的陶器在三個地點獨立出現:包括八千年前巴西亞馬遜流域採集河岸資源的小型聚落、六千五百年前哥倫比亞的狩獵採集季節性活動遺址、以及五千五百年前厄瓜多沿海漁獵耕作並行的社會。這些地區的生活方式與陶器傳統各有不同,但都表示非定居或非農業的人群能在不同的時間與社會情境中,獨立發展出陶器製作技術,也挑戰了前述陶器出現等於新石器時代的刻板印象。
秘魯陶器起源的疑問與 Huaca Negra 的新資料
除了上述南美洲的三個例子,秘魯的沿海地區其實也有不同的發展樣貌。這裡早有人群定居的紀錄,但直到約三千八百年前人群才開始使用陶器,因此激起了一連串的疑問,例如:為什麼人群定居後不使用陶器?之後開始使用陶器的契機又是什麼?秘魯陶器的製作技術是外地引進的,還是又一次的獨立發明?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代,只能透過考古資料的發掘出土與分析來逐步拼湊答案。而近來考古學家在秘魯北海岸 Virú 河谷的 Huaca Negra 遺址發現了這個河谷最早的陶器,提供考古學家逐步解謎、追求答案的線索。
Huaca Negra 是一個位於秘魯北海岸的史前漁村聚落(圖一),從五千年前開始到三千兩百年前都有人類活動的證據。在最開始的時候,這些居民主要是以捕魚為生,在這個階段留下了數量頗豐的魚骨遺留;到了居住期的後半段,當地居民還是大量的使用海洋資源,但比起捕魚更偏好採集海邊的貝類為食,因此地層中開始出現大量的貝殼(圖二),同時期魚骨所佔的比例則逐漸降低。
由於居住的歷史悠久,Huaca Negra 不只展現飲食習慣由魚類轉向貝類的變化,也在距今三千七百年前見證人群開始使用陶器的轉折。在這裡,考古學家嘗試從三個方向來切入研究這些早期陶器,包括探討陶器的功能、追溯製作原料的來源、以及比較陶器出現前後的生活情境,由此對陶器出現作出合理的詮釋。
陶器解謎第一步:從型態看功能
一般來說,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器可依據實用功能來分類,包括用來煮食的烹飪器皿、用來儲藏水或食物的儲藏器皿、以及裝盛或遞送食物的餐具,考古學家通過對陶器的型態、尺寸甚至材料等多方面的觀察來判斷其功能,例如:鍋子用於炊具、碗盤用於餐具、甕缸用於儲藏器皿等。推斷器物類型後,量化評估不同功能的器物多寡與比例,也可以推斷人們最早使用陶器時是注重單一特定功能,還是綜合應用陶器提供的多種不同功能。
在 Huaca Negra,人群最早是在居住的家戶空間使用陶器,這些陶器中有高達 87% 的比例是用於烹飪的鍋和罐(圖三),此外也有少量的陶瓶與陶盤,用來裝盛液體和食物。隨著時間推移,Huaca Negra 最晚期的活動多發生在公共區域,人們仍大量使用烹飪器皿,但比例下降到 68%,而碗、盤和陶瓶的比例則有提高,顯示晚期活動內容以及飲食文化的發展都比早期更豐富。
從既有的資料看來,當地居民一直以來最強調的陶器功能是炊具,暗示遺址從先陶時代進入有陶時代的階段,在烹飪方法上產生了轉變,產生了陶器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Huaca Negra 目前沒有發現具有儲藏功能的陶器,以陶器儲存資源的使用方式在這個聚落似乎不受重視。
Huaca Negra 陶器解謎第二步:科學分析
陶器類型與比例顯示烹飪需求的轉變可能是採用陶器的重要原因,但要了解人群所使用的陶器是「外地引進」還是「當地製作」,就需要透過科學分析來獲取更多資訊。常見的作法之一是將陶片切成薄片樣本,再透過顯微鏡觀察進行岩象分析(Petrographic analysis),如此可以觀察陶器中的陶土性質,細砂、貝殼砂或植物碎屑等摻和料的種類,再與周遭的地質沉積環境進行比對,尋找可能的製陶原料來源。
根據最近針對 Huaca Negra 出土陶器進行的岩象分析,此處的陶器原料具有三個特點:(1)沒有遺址附近與 Virú 河谷沿岸常見的安山岩碎屑;(2)罕見海岸環境常見的碳酸鹽生物碎屑;(3)陶器摻和料主要由花崗岩、花崗閃長岩與閃長岩等深成岩構成。前兩點排除了遺址周圍與河谷沿岸大部分的沉積環境,乍看似乎暗示陶器原料來自外地,但仔細比對周遭環境的地質圖(圖四),可以發現遺址東北方約 10-12 公里的山腳下,存在著一處富含花崗閃長岩但不含安山岩的區域,周遭沉積物的特徵與岩象分析的結果相似,是最可能的陶器原料來源。由此推測,Viru 河谷內的居民似乎對陶器原料的採集地點有所偏好,因此需要到一定距離以外的特定區域採集製陶原料。
除了判斷原料來源,岩象分析也顯示:在 Huaca Negra,陶工會使用穩定的陶土配方、對於採得的摻和料會進行淘選跟搗碎等前置作業、燒製陶器的環境也大致相同,這些發現證明陶工對於原料取得與陶器製程皆有完整的認識,遺址出土的陶器呈現的是相對成熟而非具實驗性質的早期製陶技術。
陶器解謎第三步:脈絡化的討論
為什麼 Huaca Negra 的居民需要以陶器炊煮食物?最早的陶器技術為何如此純熟?為什麼要到距離 10 公里遠的山腳取得製作陶器的原料?陶器分析得到的線索,似乎又帶來更多新的問題。這時需要跳脫陶器本身,改由當地人生活的觀點來思考,以脈絡化的詮釋探究可能的答案。
首先,既然陶器的功能著重烹煮需求,食物的改變就是最有可能促使新工具引入的因素。我們已經看到 Huaca Negra 的居民從早期主要食用魚類,到晚期逐漸將飲食的重心轉向貝類的趨勢。若只考慮這兩種不同食材,在沒有陶器的情況下,魚類仍很容易用火烤等其他方式烹飪食用。相對的,貝類雖能火烤,但煮熟的速度很快,需要烹飪者眼明手快密切關注,又因為單個貝類可食份量不多,要以火烤的方式一次處理足夠食用的大量食材並不容易,而以容器燉煮效率要高得多,也便於保留貝類的營養價值和美味的湯汁,對 Huaca Negra 居民構成採用陶器的誘因。
在陶器製作技術方面,其實當地人群早在先陶時代就已經使用黏土作為建築材料,也會將其做成類似火盆的現象遺跡,用來在海岸沙地上聚集火源。這些現象證明當地人群對黏土的形塑及其與火的相互關係具備一定的經驗與知識,因此當面臨製陶需求時,不用經歷太多的實驗過程就能掌握適當的技術。長期居住在海岸邊的 Huaca Negra 人群,在使用黏土的過程中應該也會發現:沿海地區的黏土含有較高的鹽分,不適合用於製作陶器。因此前往內陸地區尋找適合的原料也成為相對合理的選擇。
個案研究對陶器起源探討的啟發
Huaca Negra 作為一個漁村聚落,出土資料進一步證實了陶器肇始與農業發展或新石器時代並非必然相關。在這裡,人們雖然早已具備黏土燒製的知識,卻等到食物類型轉換,需求產生後才開始製作和使用陶器。要注意的是,當前的詮釋是將資料置於當地的生活脈絡中才得以成立,在當前的漁村情境中,由魚轉貝是人群活動最明顯的變化,但即使在秘魯境內,也不是所有海岸遺址都有從捕魚轉向貝類採集的跡象,因此各地對陶器烹煮的需求與烹煮的食物內容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不同人群的決策過程都需要逐一探討、個別檢視。
除了將陶器出現與新石器時代脫鉤,Huaca Negra 人群陶器使用行為證明了在不同的區域與文化中,人群都可能依據自身的需求,獨立發展出陶器使用的情境。考古學家除了追究陶器最早的年代或起源地點,人們開始使用陶器的背後的「動機」更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即使陶器不是在每個遺址都被獨立發明一次,Huaca Negra 的案例顯示人群對於何時採用、如何使用陶器仍有主動決策的能力,探究這些主動選擇的背後的邏輯,也讓我們更接近史前人的思維與生活樣貌。
*本文改寫自作者刊於《考古人類學刊》第 98 期之文稿「陶器「始」用的脈絡與詮釋:以祕魯 Virú 河谷的 Huaca Negra 遺址為例」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