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河光院士榮譽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海外院士
發布時間: 2008-05-23
5月中旬本院欣聞數理組第20屆(1994年)毛河光院士榮譽獲選為英國倫敦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海外院士,推崇其對科學知識卓越且持續的奉獻。這是繼2007年12月毛院士榮獲頒致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GU)英奇萊曼(Inge Lehmann)獎章后6個月內的另一項高度學術榮譽。30年來毛河光院士始終是國際高壓物理學與相關技術發展的學術先驅。
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全稱「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成立於1660年主旨在促進自然科學知識發展。皇家學會創立長達348年,以其從未間斷的悠久歷史與無與倫比的科學貢獻,傲視全球。
皇家學會運作經費由英國政府撥款,其決策卻完全獨立。該學會今年僅選出8位海外院士,獲選者學術地位極為崇高。
毛河光院士現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本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等。
毛河光院士在礦物物理方面的貢獻,曾於2005年榮獲巴仁獎(Balzan Prize for mineral physics),2005年又以其結晶學方面的貢獻,榮獲瑞典皇家科學院格雷戈里阿米諾夫獎(Gregori Aminoff Prize for crystallography ),2005年並獲得美國礦物學會(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頒發Roebling 獎章(Roebling Medal) 以及2007年獲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GU)頒致英奇萊曼(Inge Lehmann Medal)獎章。
-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