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
2011年台灣經濟情勢總展望 成長創新高 後續榮景可期待

發布時間: 2010-12-23

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強勁成長持續引領全球經濟的復甦,而歐美先進國家雖因債務高築及內需不振,使得經濟復甦力道疲弱,導致失業率維持高檔,但近期公布的製造業PMI指數,指出歐元區及美國的製造業仍呈現擴張態勢。同時,中國大陸的經濟表現雖有放緩趨勢,但其製造業PMI指數亦顯示其經濟成長動能仍相當強勁。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4.8% ,2011年亦可達到4.2%。反觀國內的經濟情勢,亞太經濟快速的復甦亦帶動我國今(2010)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GDP) 年增率大幅成長,預估全年GDP年增率將上調至10.31%,全然突破去年全年經濟衰退-1.93%的低迷氛圍,創下23年來的新高。展望2011年,因國際經濟情勢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且景氣領先指標持續下滑,預測2011年我國經濟成長力道將轉趨溫和,全年年增率為4.71%。

在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的組成中,實質民間消費部分,受國內景氣回溫及股市回升的熱絡氛圍影響,加以消費性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有效地激勵消費。同時就業情況的改善有助於刺激消費成長力度,預估2011年我國實質民間消費年增率將由今年的3.52%微增為3.54%。實質民間投資方面,2010年民間投資由於景氣回升帶動需求復甦,加上廠商加緊回補庫存,因此民間投資創下成長33.28%的創45年的新高。今年可望在亞洲新興經濟體持續復甦下維持成長,加以政府都市更新產業計畫的帶動下,推升民間投資動能,惟因基期過高,因此預估2011年我國實質民間投資年增率成長1.57%。對外貿易方面,2010年我國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也創下成長25.36%的23年新高的輝煌紀錄。亞洲開發銀行預期2011年新興東亞地區仍有7.3%的經濟成長表現,因此有助於我國外貿表現,同時在明年ECFA啟動與美國減稅法案的實施的推進下,預計2011年我國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全年可望成長7.71%,而全年度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入成長5.07%。

物價方面,由於歐美國家持續對市場注資,導致國際熱錢流竄推升原物料及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加重物價上揚壓力,但未來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逐漸調控貨幣政策下,將能減緩原物料的漲勢,加以新台幣兌美元升值有助於減輕國內物價上漲幅度,預期明年通貨膨脹的壓力應不至於太高。預測2011年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全年年增率將由2010年的1.02%溫和增加為1.87%,同時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也將由2010年的5.36%降為2.42%。貨幣供給方面,因國內經濟表現穩健,國內資金動能充足,預計2011年之貨幣供給年增率仍將保持穩定的增幅,其中狹義貨幣供給額M1B之年增率成長將由2010年的14.7%降為2011年的9.66%,廣義貨幣供給額M2年增率則將由2010年的4.44%小幅增為2011年的5.43 %。

綜合上述,受國際經濟情勢不明及今年基期過高的影響,2011年台灣經濟景氣雖有趨緩之勢,但在內外需加溫助益下仍將保有4.71%的經濟成長表現。未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經濟成長相對穩定,但歐洲債務問題的持續發展、中國大陸貨幣政策轉趨穩健的力度、美國貨幣寬鬆的後續執行、熱錢流入以及台幣兌美元的升值幅度等不確定因素,都將顯著的影響我國未來景氣動向,因此在考慮預測誤差與不確定因素下,50%的GDP區間預測為 (3.03%, 6.56%)。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