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5-07-08
今年(2015)上半年全球景氣復甦不如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世界商品及服務貿易量的成長率,由去年年底所預期的5.0%,大幅下修為3.7%;並將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長率也由5.0%,下修為4.3%。至於國內第一季的實質GDP成長率為3.37%,但受到外在環境不佳的影響下,自年初以來民間投資意願降低、出口大幅衰退導致國內上半年的表現持續維持在低成長的趨勢。4月份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所公布的景氣對策燈號則出現自2012年8月後的首次藍燈,說明國內經濟情勢在上半年的表現不佳。然而5月份的景氣訊號燈的回升,加上國際經濟情勢預期在下半年將會更為穩健,因此預期下半年的投資將會回溫,但仍會持續受出口疲弱而影響,因此我們預估2015年全年實質GDP成長率由去年年底預測的3.38%下修至3.24%。
在民間消費部分,今年第一季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2.52%,商業營業額在上半年累計微幅衰退。然而零售及餐飲皆較去年同期成長,反映民眾需求穩定。此外受到7月1號基本工資調漲的利多因素,可能將會帶動民眾消費意願;而民眾對於未來半年之家庭經濟與就業機會之信心指數皆於6月創下新高,因此預估下半年的民間消費將會穩健成長,全年實質民間消費成長率可望達到3.07%,稍高於去年底預測值2.84%。民間投資部分,受到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緩,今年第一季的實質民間投資僅成長2.46%,其中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已連續4個月負成長,為2012年11月後首見;此外甫公布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雖然仍處於擴張階段,但擴張速度持續放緩,反應出國內投資降溫的現象。不過由於下半年國際情勢將回溫,外人投資預期將會維持成長力道,預期全年實質民間投資成長將下修至3.92%。受限於政府預算,政府以及公營事業投資呈現負成長,因此實質資本形成成長率為1.85%,較去年底預測值3.04%下修1.19個百分點。
對外貿易部分,我國出口第一季延續去年年底的趨勢,維持穩定成長(5.93%),進口第一季則受到國內投資不振的影響,實質成長為2.48%。第二季以來全球貿易活動逐漸趨緩,因此對於出口的負面影響將逐漸增加;此外中國大陸經濟的轉型,導致國內出口大陸產品結構之變化開始發酵並進而影響輸出量,預期國內下半年的貿易輸出成長將會逐漸趨緩。此外扣除掉進口設備衰退以及物價影響,預期進口消費品的成長部分將維持穩定的成長力道。在考慮物價因素後,預估全年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成長率為4.53%,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入成長率為2.99%,較去年底預測值分別下修2.31以及3.03個百分點,此外貿易順差可望實現16.37%的年成長率。
在物價方面,受到自去年一路下滑的能源價格影響,前5個月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核心物價指數年成長率分別為 -0.66%以及0.94%。但受到原油價格開始回升,5月份的CPI較上個月相比則上漲0.24%,因此我們預期在原油價格回穩後,CPI持續下跌的趨勢將會停止。然而受到去年基期較高的影響,我們仍預期今年的CPI年成長率為 -.33%。而躉售物價指數(WPI)受到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趨勢,預期今年年成長率為 -8.08%。
勞動市場部分,今年前5個月之平均失業率較2014年(3.96%)降低0.34%,其中5月份失業率為近年新低,為3.62%,表示國內就業市場狀況逐漸改善,然7月份畢業季的到來,將會使失業率微幅上升。但整體而言,預期今年的失業率將會持續降低,達到3.81%。貨幣供給方面,第一季狹義貨幣供給額M1B以及廣義貨幣供給額M2年成長率分別為5.68%與6.32%。上半年雖然國內外經濟表現不甚理想,但預期下半年經濟情勢將會好轉,M1B以及M2將維持7.34%以及5.39%的年成長率。
國內的經濟動能相較於2014年,除了成長更為趨緩以外其結構也產生顯著的差異,而此差異除了來自國內的產業策略也包含了國際的貿易變化。而我們認為目前全球經濟情勢雖然穩定但成長愈趨緩慢,因此區域性的經濟情勢便有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態勢,如美國的復甦是否穩健以及升息的後續影響、中國大陸經濟轉型所產生全球供應鏈的改變以及歐元區(希臘的倒債)對於美國升息時點的影響甚至對於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皆會影響我國下半年的經濟成長。在考量預測誤差以及不確定因素之下,2015 年全年實質GDP成長率的50%信賴區間預測為(2.08%, 4.52%)。
-
黃復君,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
(02) 2789-8820,pearlhuang@gate.sinica.edu.tw
-
林美惠,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
(02) 2789-8821,mhlin313@gate.sinica.edu.tw
-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