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7-02-08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館內今(8)日下午人聲鼎沸,原來是一年一度的中央研究院講座邀請到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村修二教授蒞院演講,許多學生趁著寒假空檔,把握這難得的機會,聆聽掀起照明科技革命功臣之一的中村教授,講述藍光LED的發展史,他並預測人類下一階段的照明科技,將朝雷射照明(Laser Lighting)方向邁進。
在演講之前,中村教授自中研院廖俊智院長手中接獲名譽院士證章及紀念講座。廖院長表示,中村博士獲獎無數,除曾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桂冠外,更當選本院2016年名譽院士,他對藍光LED投注的心力及貢獻,以更少的能量發出更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進而改善人類照明,是科學研究走入社會的最好印證,也為年輕科學家提供良好典範。
「光與電」是現代文明社會中的重要象徵,全世界近1/4的電力消費用於照明,LED的低耗能、低熱特性,可減少地球資源的消耗,如何進一步提升其用電效率及成本,使地球能永續發展,成為科學家長久以來努力的方向。為此,中村教授表示,LED照明除了能減低人類對核能的依賴、影響並控制植物生長速度之外,此技術現在有更廣泛延伸的運用,例如將LED或雷射光作為未來資料傳輸的媒介,即所謂的無線光通訊技術「Li-Fi」。
中村教授指出,相較於目前的Wi-Fi傳輸速度,未來若使用LED Li-Fi傳輸資料將能比Wi-Fi快上10倍,而雷射光Li-Fi速度則比Wi-Fi快百倍以上,這對上網人口數眾多的國家來說,將會是一大福音。
中村修二教授於今日上午抵達本院,先後參訪了歷史文物陳列館以及應用科學研究中心,聽取研究人員如何使用藍光LED技術進行更多元的應用,其中他對李超煌研究員將此技術運用在隔離癌症細胞的研究,深感興趣並大表讚賞。
為了讓無法前來聆聽大師開講的民眾也能共襄盛舉,今日本院特地在臉書粉絲專頁同步進行演講直播,會後也會將演講影片放置於官網影音專區。而在講座前,中村教授也特別錄製一段影片,鼓勵有志從事研究的年輕學子!
-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