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
諾貝爾獎得主貝齊格再度訪台 10/18參與中央研究院講座

發布時間: 2018-10-17

 2014年以「超解析度螢光顯微鏡」研究,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艾瑞克‧貝齊格(Eric Betzig),2016年應本院邀請首度來台,回響熱烈。2018年度「中央研究院講座」再度邀請貝齊格重返本院,發表兩場演講,10月18日在本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19日於國立清華大學,講題為「生物結構與動態影像:從分子到個體」(Imaging Biological Structure and Dynamics from Molecules to Organisms),有興趣的朋友請把握機會參與。

  貝齊格最為人所知的不僅是學術成就,他的生涯也充滿驚奇。1988年他取得康乃爾大學工程物理學博士學位後,進入貝爾實驗室半導體物理研究部門工作;1996年離開學術界,在機械公司工作長達近十年,最終仍無法忘懷研究,重回學術圈懷抱。

  2008年他發表「光活化螢光定位顯微術」,這是一種超解析度螢光顯微術,可觀察到非常細微的生物結構及細胞內部分子間的作用,這對「眼見為憑」的生物科學來說是一大突破。基於超解析度螢光顯微術的重大突破,貝齊格與斯特凡.W.赫爾(Stefan Hell)、威廉.E.莫爾納爾(William E. Moerner) 2014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殊榮。

  貝齊格博士目前任職於Janelia Research Campus of HHMI,仍致力開發四維動態高解析度顯微技術。例如他的團隊最近開發格層光片照明顯微術,能夠對活體生物細胞進行具時空高分辨率的長時間觀察,並可快速擷取大量三維高解析度影像。此系統對未來的活體生物細胞甚至生物個體的研究將有很大助益。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壁彰亦參與這項技術的合作研究。

  「中央研究院講座」自2009年設置以來,慎選世界第一流學者,以諾貝爾獎得主或同等級之重要學者為首要邀請對象,與同仁切磋討論,期為臺灣學術發展注入新活力,並逐步將本院推向亞洲地區學術研究重鎮之地位。


演講(A)
時間:2018年10月18日(星期四)15:00-16:30
地點:本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B1C演講廳
線上報名:https://db1x.sinica.edu.tw/ASL/register.php?no=97

演講(B)
時間:2018年10月19日(星期五)10:00-11:30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二館B1華生廳

新聞聯絡人 關閉
  • 張煥堂,中央研究國際事務處

    (02) 2789-9895,changht@gate.sinica.edu.tw

  • 郭姵君,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小組

    (02) 2789-8821,deartree@gate.sinica.edu.tw

  • 陳昶宏,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小組

    (02) 2789-8059,changhung@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