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8-10-27
邁入第21年的中研院「OPEN HOUSE院區開放活動」今(27)日盛大展開,逾10萬人次湧入院區。中研院大家長廖俊智院長下午走訪院區,沿途與許多民眾同樂,他表示,二年來,中研院不斷嘗試與大眾產生連結,讓社會知道中研院在做什麼,今日盛況也反映部分成果,令人振奮,會繼續努力。
上午八時中研院人員已就位,準備迎接萬名對科學充滿熱情的民眾。包團北上的國、高中生不到九時便一批批湧進中研院,找尋有興趣的活動,搶先卡位!今年共有101輛遊覽車來自全台各地,近200個學校機關團體事先報名。最多人報名參加的是新北市竹林高中560人。最遠為來自高雄的正興國中。
一年一度的院區開放由全院31個研究所及中心悉心規劃超過300場演講與科普活動,深入淺出、零距離地讓民眾認識科學知識。如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示範實驗,把螢光素酶和經過化學反應後的基質提供給參與者,不用到馬祖就能繪出專屬於自己的「藍眼淚」畫布。
年底選舉將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也帶領民眾模擬投票,體驗民主社會透過投票產生的各種結果;中國文哲研究所準備的豐富古代婚禮服裝和投壺遊戲,讓民眾穿越時空體驗古人的生活,並搭配虛擬操作拍照留念。
此外,今年適逢中研院90歲生日,廖俊智院長特以「氣候變遷九局下半」為題開講,探討在全球暖化的衝擊下,人類應該如何想方法打出安打,甚至是全壘打,解決當前重大問題。
他認為,氣候變遷問題迫在眉睫,不是一百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改變須從現在開始,至少也要進入延長賽,找出對策。會後也有許多民眾與廖院長討論綠能發展、如何減碳等。演講場地國際會議廳湧進600人,或坐或站,破該場地歷來聽講人數紀錄。
一對夫妻已經連續13年帶小孩參與院區開放,堪稱資深粉絲。他們表示,「從老大出生後每年都來,現在已經國二了,也因為參與活動而對『電顯』研究特別有興趣,今日也早已鎖定該場次參加。」
為提倡減塑生活,集章兌獎紀念品準備2500份不鏽鋼環保吸管組,深受民眾喜愛。原先預計1時開始兌獎,12時兌獎處已大排長龍,不到1小時即全數兌換完畢。民眾洪先生一家排了40分鐘,覺得獎品很好,能換到獎非常開心。但也有不少民眾晚到一步,惜呼「太少份了」。
院區開放於下午四時圓滿結束,民眾表示活動很好,但根本逛不完,去年逛前半區,今年走後半區,希望明年可以不只辦一天。新竹曙光女中國一同學則是第一次來,表示很好玩,明年沒有老師帶,也還會想再來。
-
黃詩雯,中央研究院秘書處
(02) 2789-9868,shihwen@as.edu.tw
-
莊崇暉,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小組
(02) 2789-8820,chchuang@gate.sinica.edu.tw
-
郭姵君,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小組
(02) 2789-8821,deartree@gate.sinica.edu.tw
-
陳昶宏,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公關科
(02) 2789-8059,changhung@a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