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表面的噬菌體防禦機制如何影響它們在微生物相的競爭與對抗能力
發布時間: 2025-03-24
在自然環境中,細菌與多種微生物共存,需應對來自其他物種的多重威脅。雖然細菌已演化出防禦機制來抵禦這些攻擊,但這些機制間的關係及它們對細菌適應性的影響,仍未被完全理解。
本研究探討細菌對噬菌體抗性的適應性代價,發現某些抗噬菌體突變株雖可抵禦噬菌體感染,卻與競爭菌共培時較為脆弱。這些突變株表現出脂多醣缺陷,導致它們更容易受到其他細菌透過第六型分泌系統的毒殺攻擊。進一步透過突變分析與原子力顯微鏡觀察顯示,脂多醣的長鏈抗原可作為防禦屏障,有助於抵禦第六型分泌系統毒殺。此外,我們還發現帶有脂多醣水解內切酶的噬菌體,可直接降解細菌表面的抗原鏈,進一步削弱細菌競爭力。這項研究揭示了噬菌體介導的脂多醣修飾如何影響細菌間的交互作用,並凸顯其在多菌種環境中的適應性權衡。
本研究於 2025 年 3 月 10 日發表於《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期刊》(The EMBO Journal),第一作者為本院國際研究生分子與細胞學程博士候選人蔡佳恩與碩士級研究助理王豐錡,並與本院物理研究所黃英碩研究員合作。研究經費由本院前瞻計畫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2030 跨世代優秀年輕學者計畫」支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