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講或講座
- 社會學研究所
- 地點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802 會議室(人文館南棟 8 樓)
- 演講人姓名
蕭阿勤(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 活動狀態
確定
- 活動網址
摘要:
台灣各地漁村近30年最顯著的變遷,在於產業朝向休閒觀光化轉型。1990年代中期以來,為了解決漁村人口外流及老化、勞動力不足、產業衰落、經濟不振、社區衰敗等困境,產業的休閒觀光化成為漁村普遍的選擇。這種轉型,涵蓋了漁業、漁港、漁村、漁民,甚至廣大濱海地帶的觀光化。今日台灣漁村的面貌,以及一般民眾對漁村的印象,深受近30年觀光化的影響,而觀光化集中且具體的展現就是漁村的「新興節慶」。本次演講結合「觀光社會學與觀光旅遊研究」、「民族主義與國族認同」、「體驗經濟」這三方面的理論角度,考察吃喝玩樂所推動的重大社會變遷:包括漁村新興節慶和旅遊的起源及發展、漁村新興節慶的內容及性質、民眾的節慶旅遊經驗,以及漁村觀光化如何改變漁村與外界的關係、對地方與國家關係的影響,乃至對國族塑造(nation-building)的作用。
講者簡介(中文)
蕭阿勤,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民族主義、世代認同、歷史敘事、集體記憶、領土爭端、文化與鄉村旅遊,著有《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al Nationalism、Politics and Cultural Nativism in 1970s Taiwan: Youth, Narrative, Nationalism、《당대當代 타이완의 민족주의의 문화정치》;共同主編論文集《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記憶的紐帶:台灣的歷程》、Cultural, Ethnic, and Political N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Bentuhua、Les Liens de la Memoire: Itineraires Taïwanais (The Bonds of Memory: Taiwanese Itineraries)。即將完成《體驗地方:海洋、漁村旅遊與台灣的國族想像》書稿。
活動說明:
1. 本場次僅提供實體參與形式。
2. 14:30演講,16:30 - 17:00提問及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