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2025/7/26 上午 06:22:50
:::
中研院與海大簽署MOU 推動海洋永續與淨零減碳新未來

發布時間: 2025-07-24

中央研究院今(24)日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簽署「淨零減碳科研應用合作備忘錄」(MOU),本院由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地球科學研究所、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與關鍵議題研究中心4個研究單位代表,發揮在海洋觀測、海底地質探勘、藻類碳封存、海洋生態、海洋能發電及政策制度等研究強項。廖俊智院長表示,臺灣是海洋國家,很適合發展多面向的海洋研究。一方面要維護海洋景觀以及生物多樣性的細微變化,需更努力減碳;另方面,因為科學知識與工程技術的進步,人類運用海洋資源的能力也逐步提升。他希望藉由跨領域和跨組織的合作,激盪出新的研究視角與科研技術。

開啟學、研界合作 強化海洋科技研究基礎

本次與以海洋科學及工程為核心專長的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簽署MOU,雙方將攜手強化永續與淨零科技研究與應用的互補優勢,催生更多科研成果。中研院現行海洋碳匯的藍碳計畫,有關藻類育種與近海養殖試驗,正是與海大長期合作的成果之一。近期目標包括研發離岸養殖平台技術,結合適應性強且具高固碳效益的藻種篩選與成長機制研究,並建立具科學基礎的海洋碳匯評估方法。

此外,在海洋能開發方面,雙方在洋流能與波浪能的研究各有專長。以中研院為例,基於臺灣地理條件特殊,東部外海的黑潮洋流流速快且穩定,具備全天候發電潛力,是少數有潛力成為基載電力的再生能源之一,因此優先投入洋流發電研究與開發。海洋大學則專注波浪能相關應用與推展,並於濱海校區及鄰近海域設置「海洋能源實現基地」,結合實驗室與海域測試場,成為海洋能源教育、觀摩與實踐的完整場域。雙方從各自專長探索淨零減碳的新選項,挹注我國未來能源轉型的多元解方。

海大:深耕海洋科技,推動永續發展新動能

海洋大學深耕近海與深海資源研究,積極發展海洋能源、藍碳生態系、低碳航運及永續漁業等領域。許泰文校長表示:「此次與中研院的合作,是臺灣海洋科技向前邁進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將共同推動全民海洋素養與永續發展的科學基礎。」

本次簽署的MOU,呼應國際趨勢與臺灣國家政策,涵蓋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2050淨零排放願景,未來將持續深化在研究、教學等方面的交流,助力臺灣邁向海洋永續與淨零減碳新未來。

新聞聯絡人 關閉新聞聯絡人
  • 陳于高執行秘書,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

    (02) 2787-5800,ygchen@gate.sinica.edu.tw

  • 宋羿萱,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公共事務小組

    (02) 2789-9727,savid@as.edu.tw

  • 林彤,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公共事務小組

    (02) 2789-8820,tunglin@as.edu.tw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