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3-10-03
成立於1983年的國際學術組織「世界科學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TWAS)日前宣布,本院4位院士獲選為該院今年度新任院士,以及另有4位台灣學者榮獲TWAS相關獎項之榮譽。第24屆TWAS大會係於2013年10月1日至4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里斯召開。
依TWAS公佈之名單這4位院士依序為: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暨所長鄭淑珍院士、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暨所長謝道時院士、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紹臣院士、以及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世昌院士。
TWAS獎(TWAS Prize)得主包括: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本院國際事務辦公室主任林淑端教授(生物科學類)、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暨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牟中原教授(化學科學類)、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張美惠特聘教授(醫學科學類)。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蔡政達副教授則以40歲以下學術表現優異,獲頒2013年TWAS青年學者(TWAS Young Affiliate)。
鄭淑珍院士獲選為結構細胞分子生物學門院士。鄭院士主要研究識別作為標記的主要蛋白質複合物激活剪接體(activated spliceosome)、剪接體的化學靈活性示範,以及剪接因子所需的的催化步驟(catalytic steps)和剪接拆裝(spliceosome disassembly)鑑定並提供剪接體在催化步驟重塑相關機制的研究。
謝道時院士也獲選為結構細胞分子生物學門院士。他在DNA拓撲異構酶(DNA topoisomerases)和染色動力學(chromatin dynamics)等領域有許多卓越的貢獻。他是第一位從果蠅來識別、純化及表徵真核II型DNA拓撲異構酶的科學家。他在誘導DNA斷裂機理(induction of DNA breaks)方面的研究,為抗癌藥物提供了機制基礎。
劉紹臣院士獲選為天文學、太空和地球科學學門院士。劉院士在大氣化學,大氣污染和氣候變化作出重要貢獻。他已發表高達160餘篇相關論文,被引用6500多次。以建立期刊影響指數為著名的「科學資訊中心」(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在其高引用率的全球學者名單中(ISI Highly Cited),劉院士是少數華籍地質學家之一。
李世昌院士獲選為物理學學門院士。李院士帶領費米實驗室CDF實驗台灣團隊發現頂夸克(the top quark)並在ATLAS發現類似希格斯粒子(Higgs-like particle),及藉由AMS在太空中精密測量正電子部分頻譜(positron fraction spectrum)。
榮獲頒授2013年TWAS生物科學獎的分生所特聘研究員林淑端博士,致力於以大腸桿菌為模式系統探討訊息核醣核酸後轉錄調控的分子機制,尤其著重在深入探討並闡明多蛋白複合體調控訊息核醣核酸穩定度的功能。獲頒2013年TWAS化學科學獎的台灣大學化學系牟中原教授研究為孔洞材料合成(the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ilica materials),及將其應用於生物醫學方面。台大醫學院肝炎中心主任張美惠特聘教授獲頒2013年TWAS醫學科學獎,她致力於防止肝癌和B型肝炎疫苗之研究及推廣癌症預防疫苗的概念。
TWAS旨在協助發展中國家從事科學研究與開發應用,由90個國家1千多位院士所組成。當選該科學院院士或獲獎,不僅代表學者個人的成就,更代表所屬國家對於各會員國家科學之持續關懷與付出。
-
黃仁慧,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國際事務辦公室
hrh@gate.sinica.edu.tw (Tel) +886-2-27898797、(Fax) +886-2-27834496
-
林美惠,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
(02) 2789-8821,mhlin313@gate.sinica.edu.tw
-
黃復君,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
(02) 2789-8820,pearlhuang@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