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
中研院追求卓越,重視貢獻

發布時間: 2023-06-30

日前媒體報導,引用國際期刊Nature Index的統計數據,然該統計指標或有侷限,報導中對本院組織與運作或有誤解,也忽視了本院同仁的實際貢獻。為使各界能獲取正確資訊,本院說明如下:

Nature Index 未反映「機構規模」之不同

報導引用之Nature Index為部份國際期刊的出版統計,雖具參考價值,惟其計算論文之數量值(count)及貢獻率(share)並未依機構人數多寡標準化,使機構規模大小成為影響排名的關鍵因素。在Nature Index網站也清楚說明這項指標的侷限[1]

學術的競爭力不僅是為發表論文,創造知識與具體貢獻更是本質。10年來,本院同仁有近74% 論文發表在頂尖Q1(前25%)期刊(如右圖),即可見本院對論文品質的重視。

本院重視臺灣整體研究表現,與國內大學合作強化國際競爭力 

機構排名或可參考,但我們更重視臺灣整體的學術表現及實際貢獻。本院致力國內學術合作、共同發表論文,分享國際排名計算分數,攜手提升臺灣學術水準及國際影響力。除了論文之外,本院持續強化與各大學多方合作,包含常年互相合聘人員、與大學合開「人文講座」至今已近10年、與多所大學合辦「國際研究生學程」及「國內博士班學程」近20年,共同培育百位博士生;並以共享資源精神,提供高階儀器設施,服務國內學術界。

近年,由於各國大力投入科研發展,我國科研的國際排名下滑現象確應正視;各界應更重視臺灣整體研究能量的提升,並提出培育頂尖人才的具體行動。為此,本院積極呼籲調增全國博士生獎學金,及提升國內高教人員研究加給,已獲政府具體回應。盼能營造良善科研環境,強化國家整體競爭力。

追求卓越,取得激勵人心的重大學術突破 

近年本院各領域的研究亮點,多有激勵人心的重大突破。例如,2019年取得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影像、2020年研發世界第一的AI物件偵測系統、2022年發現能改寫生物學教科書的第3種細胞分裂、完成首度大規模臺灣農村的社會文化調查等(摘列如附件1)。

回應關鍵需求,以全方位人文及科學研究貢獻社會

除了個別研究成果,本院聚焦關鍵議題,積極貢獻社會(摘列如附件2)。如疫情期間,提供疫苗試驗服務、研發快篩試劑;近年亦針對淨零科技、貨幣金融、農業提出政策建議書,多面向建構臺灣原住民知識體系,並持續推動南部院區與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的發展等。

國內外殊榮肯定,2022年再創歷年新高

本院研究人員亦獲得多項國內外重要獎項肯定。近五年,陸續有本院同仁榮獲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世界科學院院士、以色列總理獎、威爾許化學獎、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研究學者等國際殊榮。在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中,本院2022年計有21名研究人員獲,超過全國4分之1,且為本院歷年新高,足見同仁的研究表現持續突破(摘列如附件3)。 

本院經費與人事均遵循規範,並受監督

該文章將排名與本院組織運作連結,本院人力結構、預算編製、經費及人事監督,皆有重大誤解。

本院薪資及經費監督機制,與大專院校、政府機構並無二致。本院研究人員待遇與公立大專校院教師相當。本院年度預算均依政府規定編列,受總統府召集各部會之專家審議、立法院審查、審計部及國科會查核。此外,本院人力近十年來並無不斷擴增情事。編制人力均據實向行政院申請及獲核定,自2013年的1,515人,至今(2023)年為1,427人(含約200名行政人員)。研究人員升等考核方面,本院訂有嚴謹、明確且公開之法規及程序,案件均經由各所(中心)、院方逐級依法嚴格審議及表決[1],絕非任何個人可以左右。

基礎研究需要長期深耕,質化或量化等不同面向的評析,皆是階段性的重要參考與提醒。本院於2019年提出「成就全球頂尖研究」、「善盡社會關鍵責任」、「延攬培育卓越人才」三項目標,是本院業務推動、資源配置、升等考核評估的準則。檢視近年來論文品質指標,以及本院同仁屢創卓越表現、積極對學術及社會提供的實質貢獻,不可不謂三大目標的逐漸落實,盼各界了解並共同支持全國高教水準的提升。


[1] A brief guide to the Nature Index | Nature Index  "The size of the institution is a major factor, as is the composition of research specialities within the institution. The Nature Index does not attempt to normalize data for such factors. " 該報導以本院與臺灣大學比較,卻未考量雙方專任研究人員之教師差距約2.5倍,研究生差距約8倍。在自然及健康科學方面,研究人員人數實為決定論文數量產出的重要因素,本院在此方面確實仍需繼續加強。

[2] 相關規定明訂於「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新聘、續聘、升等及特聘審議作業要點」(1996年訂定,2020年最後修正)及「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聘任及升等標準補充說明」(2019年通過)。

 

附件1:本院近5年研究亮點摘錄

  • 2019年捕獲人類史上首張超大質量黑洞影像(橢圓星系M87中心),首揭黑洞面紗。
  • 2022年取得銀河系首張黑洞影像(人馬座A星),再揭開黑洞之謎。
  • 發現第三種細胞分裂方式「無合成分裂」,顛覆百年來細胞分裂理解。
  • 發現動物可利用「機械波」偵測受傷發生的位置,以控制傷口癒合和再生反應,解開250年謎題。
  • 研發出 YOLOv4 及YOLOv7,成為當前全世界最快、精準度最高的物件偵測系統。
  • 解出不抽菸女性得肺癌關鍵成因,為肺癌防治之重大突破。
  • 找出植物葉綠體蛋白質於內外膜間運輸的關鍵機制,解開蛋白質運送至葉綠體之謎。
  • 設計「人工固碳循環」,超越植物固碳速率。
  • 建立涵蓋全球人類族群多樣性的參考基因組,找出人類參考基因體中的缺失序列。
  • 發現新冠病毒去醣疫苗在動物模型中可增強保護力,為疫苗研發重要進程。
  • 發現自然殺手細胞影響新冠病毒的清除,提供了對新冠病毒治療及疫苗研發的可能新策略。
  • 成功創出世界第一株「合成嗜甲醇菌」,為溫室氣體再利用開創新方向。
  • 首度發現生物固碳新方法為自然界的碳平衡研究開啟新契機
  • 證明氮缺乏導致植物固碳效率下降之機制,解開光呼吸作用功能之謎。
  • 發現基因「小型轉譯框」,可降低基因表現雜訊,使植物生物時鐘更加精準。
  • 開發晶片整合質譜技術進行一站式單細胞蛋白質體分析,有效抓取細胞與擷取影像。
  • 發現食肉菌絲體獵食線蟲的毒素分子機制,揭開30年科學界未解之謎。
  • 釐清小鼠胚胎10,000個脊柱運動神經元的單細胞轉錄體多樣性 ,觀察到細胞集群各自表現獨特的神經肽組合密碼。
  • 首次發現性別差異會影響自閉症致病基因突變對於神經迴路及社交行為之作用,進一步證實營養補充品可有效緩解小鼠社交行為之障礙。
  • 發展臺灣地球系統模式TaiESM。提供聯合國第六次氣候變遷報告IPCC AR6的部分科學根據。
  • 參加美國費米實驗室反夸克實驗,證實在大動量區間反d夸克的分布量持續高於反u夸克,解決了過去20年實驗與理論的衝突。
  • 解出WSe2/MoSe2異質雙層中三元子光譜,驗證以光譜探測莫瑞超晶格中的載子能帶結構的可行性,對莫瑞超晶格元件的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
  • 與加拿大團隊合作量測到M81星系球狀星團的快速電波爆,為銀河系外快速電波爆中最接近地球的一個,為相關研究提供重要線索。
  • 解出超彈性Elinvar高熵合金的原子尺度結構,揭示具穩定高度扭曲晶格材料的可能性,將可發展成新穎的高強度材料與能源材料。
  • 合成並分離出全球首例單配位基雙原子碳分子。
  • 出版 Confucian Liberalism: Mou Zongsan and Hegelian Liberalism 透過中西文化的融通,開創出一種新的自由主義理論型態。
  • 出版《勞動待遇與代價:從性別觀點分析台灣醫護工作》,探討醫護人員在職場、家庭與個人層面的勞動結果,及其中的職業與性別差異。
  • 出版《向海立生:清代臺灣的港口、人群與社會》以全球史視野,梳理清代臺灣港街在政治、經濟、社會面向之嬗變,呈現前近代港口市街發展的共相與殊相。
  • 進行首度大規模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以環境、生計、社會、文化等四大面向,對臺灣農村整體人類生態進行系統性的調查記錄。
  • 出版《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從臺灣觀點說明台商如何協助中國連結全球、將資本主義制度引進中國。
  • 出版《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探討清代社會中政治、道德、權力等如何滲入日常生活。
  • 出版《西方共和主義思想史論》分析從古典共和主義,到現代政治變遷中所產生的「憲政共和主義」與「民主共和主義」之對立與辯證發展。
  • 出版《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探討清代臺灣利用生番/熟番/漢人族群歧異、分帶隔離之策略及其引發的抗爭。
  • 出版《冷戰格局下亞太安全體系的建立與「中日和平條約」之締結》,討論美國如何促成中華民國和日本兩國政府在其所建構的安全體系中的定位與角色。
  • 出版《公民哲學》,提出一種由公民視角出發,重視在地實踐,追求公民智慧的哲學方案。
  • 出版《修養與批判:跨文化視角中的晚期傅柯》把傅柯思想與漢語哲學概念連結,進行跨文化的哲學探討。
  • 出版《中國農村的副業、市場與共產革命,1900-1965》,探討中國政府管理農村副業與市場的政策及困境。
  • 出版The Central Politics School and Local Governance in Nationalist China: Toward a Statecraft beyond Science,揭示中國地方治理從全盤仿效西方行政科學轉向本土傳統實踐的一面。
  • 出版The Early Modern Travels of Manchu: A Script and Its Study in East Asia and Europe,提出滿語成為清代官方語言,並在歐洲及東亞流傳的原因。

 

附件2:本院近五年社會貢獻摘錄

  • 疫情期間,接受委託測試三款國產疫苗之中和力效價,為國產疫苗研發提供關鍵服務。
  • 研發新冠肺炎快篩試劑,運送19.5萬劑至印尼等6國醫療弱勢國家,進行公益人道救援。
  • 出版《研下知疫》,從人文社會角度, 針對疫情進行數據分析、問卷調查;針砭時事、反省法規,或從文學及歷史中得到新的啟發。
  • 辦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以促進全球「臺灣研究」風氣為目標,為「臺灣研究」建立世界性學術研究交流與合作平台。
  • 發布《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以新科技解方搭配社會、經濟及治理面向的措施,提出政策建言。
  • 發布《臺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針對資本市場資金運用活化、貨幣與匯率政策,以及金融政策與機制等面向提供全面性且前瞻性的建言。
  • 發布《農業政策建議書2.0》重新思考農業土地、食品、科技、生態、教育、醫療、金融與人力等議題,激發突破思維框架,具開拓性的改革方向。
  • 定期舉辦南港院內及跨縣市科普演講,提升學生民眾對最新基礎研究成果的認識,並激發學習興趣。
  • 積極投入臺灣原住民研究,舉辦與原住民原鄉的數場共作展覽,著重原住民族族人觀點,建構族群知識體系。
  • 積極建設中研院南部院區與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促進南北及區域平衡發展,並創造生醫轉譯及關鍵議題群聚效應。

 

附件3:本院近5年國內外學術殊榮摘錄

獎項名稱

本院得獎人

教育部學術獎程毅豪、邱子珍、顏娟英、李有成、邱訪義、鄭日新、李秀敏、李貞德、孫天心、袁小琀、廖弘源、蕭高彥、薛一蘋、康豹、陶雨臺、呂俊毅、羅傅倫(共17人)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共61人(每年80人,2022年共計21名,為歷年新高)
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李湘楠、袁小琀、單德興、魏金明、謝世良、吳世雄、張卿卿、陳于高、蔡明璋、鄭日新、葉永南、黃柏壽、廖弘源、薛一蘋、林宜玲(共15人)
臺灣傑出女科學家傑出獎蔡宜芳、林淑端、李秀敏、陳玉如
臺灣傑出女科學家新秀獎林曉青、薛雁冰、林俐暉
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吳漢忠、林正洪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蔡宜芳
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劉扶東、吳漢忠
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趙丰、馬國鳳
美國科學促進學會會士郭沛恩
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陳正國
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李文華、鍾孫霖、周美吟、廖俊智、鍾邦柱、郭沛恩
世界科學院TWAS科學獎陳瑞華
世界科學院TWAS生物科學獎蔡宜芳
梵蒂岡宗座科學院院士陳建仁
以色列總理獎廖俊智
諾維信傑出化學及生化工程獎廖俊智
國際代謝工程學會史蒂法諾普洛(Greg Stephanopoulos)獎廖俊智
威爾許化學獎翁啟惠
四面體獎翁啟惠
化學先驅獎翁啟惠
臺法科技獎張煥正
國際分子演化學學會(SMBE)終身貢獻獎李文雄
國際數理統計學會(IMS)會士丘政民
突破獎基金會(Breakingthrough Prize)2020基礎物理獎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計畫(本院天文所格陵蘭望遠鏡計畫現職及前任同仁計53名)
美國植物生物學會國外傑出植物科學家獎蔡宜芳
美國植物生物學會海外終身通信會員獎吳素幸、邱子珍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 (EMBO)全球研究學者薛雁冰、蔡怡陞、林書葦、劉明容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年輕研究學者薛雁冰
歐洲劇烈風暴實驗室「尼可萊·鐸切克獎」王寳貫
傅爾布萊特赴美獎助金吳重禮、黃舒芃、邱文聰、黃庭康、林圭偵、陳正國、曹昱、蔡友月、吳介民、林宗弘
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獎助金汪宏倫、林聖智、陳雯怡、吳文欽、王智明、王舒俐、洪子偉、蔡友月、劉欣寧
美國李氏傳統基金會獎助金劉瓊云、莫仲鵬、李育儒、孔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