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
活動預告〉本院參與2023 台北國際書展

發布時間: 2023-01-18

2023 台北國際書展將於 1 月 31 日開展,本院以「知識櫥窗」概念策展,打造星空觀測主題櫥窗、植物標本「飾品櫃」,並展售近 3,500 冊院內出版專書,提供讀者嘉年華式的學術博覽體驗。

書展期間,本院與 10 家出版社合作,推出 14 場專書及科普講座,集結多位學者現身說法,分享各領域的學術新知。同時,特設 2 場專題論壇,邀請 3 位歷史學者及 3 位出版人,引領讀者進入史學泰斗余英時的思想世界。

展期:2023 年 1 月 31 日(星期二)至 2 月 5 日(星期日)
地點:臺北世貿一館(臺北市信義路五段5號)一樓展位D710
展覽時間:10 時至 18 時(星期五、星期六為 10 時至 22 時)

講座資訊如有異動,依此次活動專屬臉書粉絲專頁公告為準。(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9058755773

◆2月1日(星期三)場次

時間:2月1日13:30〜14:3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百貨公司――探看權力競逐的櫥窗
講者:連玲玲(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主持人:陳熙遠(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
主辦單位:中研院
簡介:當富麗堂皇的百貨公司如宮殿般聳立之時,改變的不只是城市地景,更是日常生活習慣與觀念。
光彩奪目的櫥窗、辭令巧妙的廣告、種類繁多且包裝精美的商品,招徠人們踏進這個精心打造的消費天堂。在此,人與物交互錯雜,階級、華洋種族、性別之間的關係浮動並重新構築;同時,資本家、消費者與體制的權力拉鋸亦在此上演。百貨公司與其伴隨的種種,如何逐步改變我們的品味與消費行為,進而滲透到政治、社會、文化各個層面?透過連玲玲老師對百貨公司的層層剝解,探看資本主義與消費主義的形成與運作。
主題書目:連玲玲,《打造消費天堂 : 百貨公司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中研院近代史所,2017年。


時間:2月1日15:00〜16:0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老臺共在中國――1947年後的謝雪紅與楊克煌
講者:許雪姬(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主持人:余敏玲(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主辦單位:中研院
簡介:1947年,臺灣共產黨領袖謝雪紅及其革命伴侶楊克煌離開臺灣,而後在中國受盡迫害。她所追尋的理想最終幾乎完全在殘酷的現實中破滅。
謝、楊在1952年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的整風中被批鬥,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被打為右派,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再遭批鬥。1968年,謝被軟禁,隔年才與楊重聚。1970年謝雪紅開始口述其回憶,並於隔年病逝於北京。老臺共在中國面對了什麼樣的命運?何處是革命的歸途?謝雪紅、楊克煌用他們的一生給出了答案。
主題書目:楊克煌、謝雪紅遺稿,楊翠華整編,許雪姬校訂,《我們的遭遇:台魂淚(三)》。中研院臺史所,2022年。


時間:2月1日15:30〜16:30
地點:世貿一館黃沙龍
講題:皮凱提與《資本與意識形態》對今日臺灣社會的啟示
講者:朱敬一(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研院院士)
主持人:張惠菁(作家、衛城出版總編輯)
主辦單位:中研院、衛城出版
簡介:八年前,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轟動全球經濟學界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橫空出世,不僅立刻成為書市暢銷書,也激起當時臺灣產官學界對於「貧富差距」的熱烈討論。
八年後,皮凱提出版了野心與規模都更大的續作《資本與意識形態》,希望對「資本分配不均」的現象進行更全面的檢視,並進一步提出全面改革的方向。
八年的時間,臺灣社會歷經了兩岸服貿協議所引發的三一八學運、政黨輪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與美中新冷戰所導致的全球產業鏈重組等種種重大事件。然而,貧富差距與經濟不平等的問題似乎也跟全球趨勢一樣持續惡化。皮凱提曾經指出,持續惡化的貧富不均,終將摧毀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因此如何改善經濟不平等的現狀,正是當前臺灣社會與讀者公民們迫切關注的課題。
主題書目:
皮凱提,《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資本與意識形態》,衛城出版,2014年、2022年。
朱敬一等著,《Ultimate Economic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Democratic Countries》。Routledge,2022年(中文版即將由衛城出版)。


時間:2月1日16:30〜17:3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古地圖裡的繪者身影――Selden Map與唐人的故事
講者::陳宗仁(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主持人:康培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主辦單位:中研院
簡介:Selden Map是一幅典藏在英國牛津大學Bodleian圖書館的古地圖,它被遺忘了數百年,直到十多年前才被「重新發現」。
這幅地圖長約158公分,寬96公分,與一般的地圖相比,篇幅顯得相當大,範圍相當於是現代地理概念中的東亞地圖。它是一幅美麗、具有中國傳統繪畫風格的地圖,有著山脈、河流、樹木、花朵,以及讀者熟悉的長城。
然而,它與十七世紀同時期中國繪製的地圖差異很大,也不像歐洲繪製的東亞地圖。那這張地圖的繪者是誰?為了什麼而繪?一連串的謎題,正待解謎。
主題書目:陳宗仁,《Selden Map與東西洋唐人 : 地理知識與世界景象的探索(1500-1620)》。中研院臺史所,2022年。


◆2月2日(星期四)場次

時間:2月2日13:30〜14:3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 有「構」厲害!植物學家的人類學之旅
講者:鍾國芳(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代理博物館主任)
主辦單位:中研院
簡介:一棵不起眼的構樹,卻和人類遷徙史有密切相關?
植物學竟然可以回答人類學的疑問?
植物學家搖身成人類學家的好麻吉!
南島語族遷徙的路徑,真的是出臺灣說?
構樹會是解開真相的最後一把鑰匙嗎?
上山下海找構樹,植物學家帶你直搗人類學南島語族遷徙秘密的核心。
主題書目╱網站:
「有構厲害|植物學家的人類學之旅」主題網站@中研院開放博物館。
邱志郁主編,《漫步生態秘境:探索生物多樣性的奧秘》。中研院生多中心,2020年。

 

時間:2月2日15:00〜16:0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從學術研究到社會關懷,讓關於地方的討論重新參與地方
講者:黃宣衛(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人:容邵武(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主辦單位:中研院、左岸
簡介:1990年代之後,在新自由主義的經濟衝擊,以及政府推動社造政策的影響下,「地方」開始起了變化。《成為池上》以「鄉」為研究範圍,在人類學田野調查的基礎上,觀察國家政策如何與地方社會互動,形塑出具有特色「地方感」,寫出一則「池上如何成為池上」的故事。本書更進一步回到田野現場,除了參與池上在地關於「公共性」的討論,也成為有心地方創生人士的重要參考案例。
主題書目:黃宣衛,《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左岸,2022年。


【專題論壇】
論壇簡介:
余英時先生是聞名世界的史學泰斗,也是對華人社會最具影響力的知識人。
過去的一年是他離開這個世界的第一年,也是其作品及相關著作出版湧出的一年。各出版社不約而同在這一年出版或重版了他的作品,許多重要學人也紛紛寫下對他的回憶文字,形成了出版界與閱讀圈的「余英時現象」。
二場專題論壇分別由歷史學者與出版人,一起談余英時作品的當代意義,以及他們如何閱讀余英時,引領讀者一同進入余英時的思想世界。
主辦單位:
中研院、聯經、允晨、三民、時報、印刻
主題書目:
余英時,《余英時文集》(全29冊)。聯經,2022年。
余英時,《余英時回憶錄》。允晨,2018年。
余英時(口述)、李懷宇(整理),《余英時談話錄》。允晨,2021年。
李懷宇,《余英時訪問記》。允晨,2022年。
余英時(著)、顏擇雅(編),《余英時評政治現實》。印刻,2022年。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人文與民主》。時報,2022年。
余英時,《余英時典藏套書》(全6冊)。三民,2022年。

「談余英時的思想世界」專題論壇I
時間:2月2日14:15〜15:15
地點:世貿一館主題廣場
講者:黃進興(中研院副院長、中研院院士)、陳弱水(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王汎森(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研院院士)
主持人:李貞德(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談余英時的思想世界」專題論壇II
時間:2月2日15:30〜16:30
地點:世貿一館主題廣場
講者: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廖志峰(作家、允晨文化發行人)、顏擇雅(作家、雅言文化發行人)
主持人:黃進興(中研院副院長、中研院院士) 


◆2月3日(星期五)場次

時間:2月3日13:30〜14:3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噪音也能具象化?「地景現聲―城市三維噪音地圖」介紹
講者:詹大千(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辦單位:中研院
簡介:施工聲、鞭炮聲、汽機車呼嘯而過的聲響……
只要是會引起人不快的聲音,就能稱作噪音。
噪音在環境中不會產生殘留,
連帶著造成取締困難,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也很難給個交代,
但如今,我們將噪音具象化了!
知道臺北、臺中哪裡最吵嗎?
你家旁邊的噪音量有多高?
讓「地景現聲―城市三維噪音地圖」帶你一看噪音的「真實樣貌」。
主題網站:「地景現聲-城市三維噪音地圖」專題網站@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時間:2月3日15:00〜16:0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卑南族的語言與文化延續——談《老人的話:卑南族卡大地布的歷史敘說》
講者:陳文德(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
主持人:張珣(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主辦單位:中研院
簡介:出草、巫與口傳敘說,是了解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三個重要的切入點,也是山道明(Dominik Schröder,1910~1974)與安東(Anton Quack,1946~2009)有關卑南族卡大地布(知本)部落三本專書的主題。 
原書卑南語和德文的轉譯,以及之後的中文翻譯過程,呈現語言、文化以及歷史之間的複雜交錯。中研院民族所從2005年開始進行這系列叢書的翻譯計畫,於2022年終究完成,其中點滴且聽主編陳文德兼任副研究員說分明。
主題書目:
山道明(Dominik Schröder)、安東(Anton Quack)原著、陳文德主編,《知本卑南族的出草儀式:一個文獻》。中研院民族所,2009年。
安東原著、陳文德主編,《祭師、治療者、薩滿?:卑南族卡大地布之巫 pulingaw》。中研院民族所,2022年。
安東原著、陳文德、鄧芳青主編,《老人的話:卑南族卡大地布的歷史敘說》。中研院民族所,2022年。


時間:2月3日16:30〜17:3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國家參與、環境治理與文化實踐――原住民研究的新量能
講者:劉璧榛(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偉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主持人:張珣(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主辦單位:中研院
簡介:由民族所張珣與臺史所許雪姬主編的《國家、環境治理與原住民族的文化實踐》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及臺灣史研究所共同執行之「臺史所與民族所原住民族研究整合型計畫案」計畫成果,共收錄9篇論文。共有兩大單元,分別為「國家與環境治理」與「原住民族文化實踐」。
原住民在國家制度下遭逢了怎樣的困境或改變?兩者間的關係又有何變化?到了2000年後,青年返鄉浪潮又為原住民文化帶來怎樣的認同問題及原民意識?三年研究集結在此,導論作者民族所劉璧榛及臺史所陳偉智將帶大家一一探究。
主題書目:張珣、許雪姬主編,《國家、環境治理與原住民族的文化實踐》。中研院民族所,2022年。


◆2月4日(星期六)場次

時間:2月4日13:30〜14:3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黑洞現形――我與黑洞不得不說的故事 
講者:陳明堂(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天文所夏威夷運轉副所長)
主辦單位:中研院
簡介:前方高能,請觀測人員站穩腳步,
再重複一次,
這不是模擬圖樣,是真的觀測結果!
當年愛因斯坦拋出的大哉問,
如今,被證實是真的了,
站在眾多巨人的肩膀上,
這一刻,我們拍下了它——
黑洞。
主題書目:陳明堂,《黑洞捕手:臺灣參與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故事》。天下,2020年。


時間:2月4日15:00〜16:0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走進日治,與她們對話——殖民下的臺灣職場女先鋒
講者:游鑑明(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主持人:陳建守(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臺灣商務印書館選書顧問)
主辦單位:中研院、商務
簡介:在日本殖民政府與臺灣社會菁英的推動下,新型態的就業環境形成,一貫以男性為主的職業領域,紛紛出現了第一位女性。「缺乏理性、消極、保守」等標籤曾以群體的方式填貼在她們身上,而非視其為各自獨立、具有差異的個體;有時看似正面的描述,如溫和、細心、善忍耐,實則如同枷鎖般箝制著她們的思想與行動。
在需負擔大部分家務勞動的情況下,有的女性只好在職場選擇缺席──當年,她們所面對的困惑與難題,是否受政治環境或傳統觀念牽制?她們如何獲得職業?怎麼面對職場的性別、階級與種族的不平等?她們是否能長期工作?什麼因素讓她們轉職或離職?工作對她們的思維、婚戀、家庭生活與人際關係有何種改變?她們又如何在職場發光發熱,且影響社會?
主題書目:游鑑明,《日本殖民下的她們:展現能力,引領臺灣女性就業的職場女先鋒》。商務,2022年。


時間:2月4日16:30〜17:3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啟蒙,還剩下什麼?――從臺灣看東亞與世界的跨文化碰撞 
講者:黃冠閔(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黃雅嫺(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主辦單位:中研院
簡介:啟蒙理性在現代歐洲的歷史過程中,挑戰了西方傳統的價值體系,掙脫了原有的宗教政治壓制,形成現代性的核心;然而在跨越地理及國族的邊境後,它對於其他宗教政治體系也帶來衝擊。啟蒙所訴諸的自由解放,促使亞洲的宗教、政治體系必須轉型,也在價值衝突中產生新的壓迫。
當啟蒙來到東亞,來到中國、日本,以及伊斯蘭世界,可能產生哪些跨文化的碰撞?置身於臺灣的我們又要如何理解這些現象,並形成屬於我們的世界觀?
主題書目:
林維杰、吳曉昀主編,《近代啟蒙脈絡中的思想論爭:詮釋與結構》。中研院文哲所,2022年。
黃冠閔、呂政倚主編,《近代啟蒙脈絡中的思想論爭:宗教與啟蒙》。中研院文哲所,2020年。


時間:2月4日19:00〜20:0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白紙革命、香港不服從與抗中保臺 
講者:吳介民(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對談:呂青湖(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主辦單位:中研院、左岸、臺大出版中心
簡介:2022年11月底,面對中國不近人情的「動態清零」政策,中國公民爆發了自發性的大規模抗議運動——「白紙革命」。2020年國安法頒布之後,香港自由受到重挫;然而,香港教育者繼續進行不同形式低調的抵抗,學生在教育現場得以認識到官方以外的觀點,政府打造順服公民的意圖因此無法輕易達成。
中國國家機器正不遺餘力,強化對自身社會的控制、對香港的同化、對臺灣的滲透,兩岸三地的公民社會是否有可能彼此支援,對「中國因素」做出抵抗?而臺灣社會不斷面臨挫折卻仍往前發展的民主與進步價值,這樣的「臺灣因素」是否也有機會促發中國政治的轉變?
主題書目:
吳介民、黎安友編,鄭傑憶譯, 《銳實力製造機: 中國在臺灣、香港、印太地區的影響力操作與中心邊陲拉鋸戰》。左岸,2022年。
吳介民,《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


◆2月5日(星期日)場次

時間:2月5日15:00〜16:00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D710
講題:冷戰格局下亞太安全體系的建立與「中日和平條約」之締結
講者:黃自進(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人:劉維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主辦單位:中研院
簡介:在冷戰初期,臺灣如何進入國際政治社會?擁有哪些國際空間?又或受到哪些制約?「中日和平條約」的簽訂是理解上述問題的重要關鍵。1952年,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中日和平條約」,既為兩國重新恢復邦交揭開序幕,國府也因為此條約得以在國際社會維持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代表地位,並穩定其在台的統治。「中日和平條約」廣泛且錯綜複雜的政治意涵,過去論者或有從中國民國在臺灣的角度探討條約的重要性,或有從中日關係、中美關係切入觀察,本書作者黃自進老師從「冷戰格局下亞太安全體系」的角度出發,以宏觀的國際政治架構視野重新梳理條約簽訂的背景與發展,並對「中日和平條約」的現實意涵提出深刻的解釋,為我們理解臺灣今日處境提供重要的認識基礎。
主題書目:黃自進,《冷戰格局下亞太安全體系的建立與「中日和平條約」之締結 》。中研院近史所,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