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08-02-14
本院將於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結合3場演講與2場音樂會,於本院人文社會科學館3樓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故院長錢思亮先生百歲冥誕紀念會;藉此向這位擁有崇高學術地位的學者,致獻最高敬意。誠摯邀請民眾與媒體前來致意。
3場演講分別由錢煦院士、李遠哲院士、周昌弘院士擔綱主講,講題橫跨科學、植物與人文範疇。中午與下午音樂會則由 [絃琴藝緻室內樂團] 與 [廖嘉弘/普羅藝術家樂團] 隆重演出。藉著知性與感性的紀念活動,表達國人對錢思亮先生高風亮節學者風範之景仰。
錢思亮先生(1908-1983)係本院第五任院長(1970-1983),從小聰敏好學,沈默深思。1934年獲伊大哲學博士學位;同年應聘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錢先生每次講授必充分準備,並提早三分鐘到達教室靜候;其循循善誘、一絲不苟的身教精神,深受學生愛戴。
錢思亮先生奉獻教育與學術界近50年,主持臺大校政及中央研究院院務乃其最大的學術貢獻。本院於1949年遷臺之初,僅歷史語言、數學2研究所之人員設備得以及時遷出;後經政府與歷任院長之大力策劃,擴充至9個研究所。錢思亮先生繼任後,接軌國際學術趨勢,陸續成立美國文化研究所、三民主義研究所、地球科學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及資訊科學研究所等5所,更增設生物醫學、統計學、原子與分子科學3研究所及分子生物學綜合研究室4個籌備處。對於切合台灣發展之需要,以及移植國際最新之尖端科學,錢思亮先生不遺餘力。
1980年,錢思亮先生煞費心血,為本院釐訂五年發展計畫。此計畫成果斐然;使本院各研究所獲得適度自有之經費,研究範圍規模大幅擴展,人員急速提升,建築與研究設備亦逐一更新。本院遷臺以來,真正有計劃、有秩序的整體發展,可以說是始自此計畫之實踐。錢思亮先生對於本院階段性規模之擴展與奠基,居功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