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09-06-18
本院「2009年台灣經濟情勢總展望之修正」於6月18日舉行記者會,由劉翠溶副院長主持,吳中書研究員代表報告。總體經濟預測小組成員包括:周雨田、張靜貞、陳宜廷、簡錦漢。報告摘要如后。
歷經了2008年第四季與2009年第一季經濟的大幅衰退後,世界各主要國家的經濟與金融指標呈現跌幅趨緩的情形。國際各主要預測機構大多預估在2009年第三季開始,各國的成長動能將逐漸展開止跌翻揚的走勢。但由於資產市場的調整將持續進行,且金融機構財務結構的改善仍需相當長的期間,對民間消費與投資活動將產生壓抑的效果,因此未來國際經濟的成長趨勢應屬緩步復甦的型態。我國出口部門在國際經濟成長遲緩的壓力下,表現將相當疲軟。內需方面,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以及低迷的經濟動能,將使民間消費與民間投資表現異常疲弱。2009年我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在內、外部門表現皆不理想的情形下,將創歷年新低之-3.46%。
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的組成中,實質民間消費在整體經濟成長動能大幅衰退的壓抑下,從2008年第三季至2009年第二季將出現史上所罕見連續四季負成長的情形。但2009年下半年隨著經濟的回溫,民間消費的動能將逐漸恢復,估計2009年實質民間消費年增率將由2008年之-0.30%,微幅翻揚為0.26%。由於經濟復甦力道有限,機器設備擴張需求不高,全年實質民間投資年增率將由2008年之-13.28%進一步滑落至-23.97%。對外貿易方面,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在國際經濟低迷的拖累下,成長率將由2008年之-0.03%大幅衰退為-13.97%;相同的,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入亦由-3.98%滑落至-17.41%。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際經濟的增溫,我國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與輸入皆將呈現逐季走升的趨勢。物價方面,雖然國際經濟已度過最為艱困的期間,國際農工原料以及石油價格將止跌回升。但國際需求的復甦力道疲弱,國際農工原料與石油價格的上升幅度距離其2008年之水準,差距仍相當大。預計我國躉售物價指數在進口物價指數大幅滑落的帶動下,年增率將由2008年之5.15%驟降至2009年之-7.46%。消費者物價指數在國內需求疲軟的壓抑下,2009年之年增率將由2008年之3.53%明顯下滑至-0.19%。貨幣供給方面,儘管經濟成長動能遲緩,由於逐漸擺脫最惡劣的情勢,人們對資本市場的信心逐漸恢復,國外資金亦陸續回流,估計M1B之年增率將由2008年之-2.94%大幅翻揚至2009年之8.58%,而M2則由2008年之2.67%攀升至6.14%。整體而言,2009年我國經濟將逐漸走出最為艱困的時期,但由於國際經濟的復甦力道不足,因此未來的經濟走勢,僅屬於緩步復甦的型態。此外,今(2009)年支撐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是政府支出,因此政府投資是否能順利推動將左右經濟成長率。再者,國際原物料與石油價格的走勢,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復甦腳步、兩岸經濟的互動情形以及新流感疫情的動向等不確定因素都會影響我國未來的經濟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