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1. 首頁_pic首頁
  2. > 學術研究

近期研究成果

:::
中研院攜手公民科學家首度揭示臺灣沿岸海龜熱區、威脅與定居模式

發布時間: 2025-04-02

長久以來,海龜研究與保育多聚焦於產卵沙灘,對於海龜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所度過的「覓食棲息地」瞭解甚少。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國勤特聘研究員與社團法人台灣海龜點點名協會合作,透過公民科學計畫「海龜點點名」邀請超過400位潛水員回報海龜目擊紀錄,再結合個體辨識(Photo-ID)分析海龜族群生態,首度建立臺灣完整的海龜覓食棲地分布圖,並量化其定居模式與潛在威脅。研究發現,海龜覓食熱點主要在小琉球、恆春與綠島,且體型較大的海龜定居時間越長、對區域的忠誠度越高。此外,約10%的目擊資料與外觀異常、受傷個體或魚線纏繞情形有關,突顯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此外,透過公眾參與亦記錄到打標海龜個體的跨國移動紀錄,顯示出臺灣海域在全球海龜遷徙網絡中的關鍵角色。


這項研究於2025年3月24日發表於期刊《BMC Ecology and Evolution》,本院國際研究生生物多樣性學程的馮加伶博士候選人為第一作者,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本院多樣中心陳國勤特聘研究員、野澤洋耕研究員、何芷蔚博士,以及參與公民科學計畫的蘇淮、陳芃諭、蔡佳臻及資料分析志工Hao-Chih Huang、曾椲涵和吳俊毅等。本項研究經費由本院、社團法人海龜點點名協會、海委會海洋保育署共同支持。

標籤: #生物多樣性
回頂端